时间: 2025-04-23 17: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34:12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在深巷中,黄花盛开,窗前红叶低垂,整个秋天显得凄凉。细雨声传来,夹杂着阵阵风声。雨点稀疏而落,丽谯门内的声音更显悠扬。故人远去,问谁在摇动玉佩,檐下的铃声响起。彩角声吹动,月亮似乎也坠落,渐渐连着军营的马匹开始躁动,四处传来笳声。邻家的灯火闪烁,灯前依旧传来砧声。我知道他在诉说忧愁到天明,细碎的虫鸣声中有多少心事未了,把一半的愁苦分给了雁声。
蒋捷,字士铨,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才华横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声声慢·秋声》创作于宋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声声慢·秋声》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秋天的凄凉与个人的情感深刻结合在一起。全词以“秋声”为主题,营造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忧伤。开头的“黄花深巷,红叶低窗”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萧索的秋天画面,色彩上鲜明的黄花和红叶相互映衬,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
接下来的“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则通过听觉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细雨与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诗人提到的“故人远”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问询“谁摇玉佩”,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随着诗句的发展,各种声音交错,仿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乡景,既有邻家的灯光与砧声,又有虫鸣与雁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不只是在描写秋天的景象,更是在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一句“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声音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在意象与情感上达到一种深刻的统一。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声音展开,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花
C. 冬天的花
答案:B
“豆雨声来”中“豆雨”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小雨
C. 雪
答案:B
诗中“故人远,问谁摇玉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