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5
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
作者: 王恽 〔元代〕
阴消阳长从今数。
除客归来闻好语。
月明满地紫烟生,
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
桂酒光清摇燕俎。
今冬记我致严时,
爆竹声中听五鼓。
从今往后,阴气渐消,阳光渐长。
告别客人归来,听到好消息。
明月照耀,满地紫烟缭绕,
温暖人心的刺绣增添了美丽的花纹。
冷风凛冽,透过庭户而来。
清香的桂花酒,在酒席上轻轻摇动。
今冬我记得那个寒冷的时节,
在爆竹声中,听到了五更的鼓声。
此诗中的“阴消阳长”与古代天文学、阴阳哲学有关,冬至是阳气开始生发的节气,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中提到的“爆竹声中听五鼓”也反映了古代春节习俗,爆竹声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人们的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至之夜,诗人侍奉祭祀,借此表达对冬季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节令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玉楼春 冬至夜侍祭》通过描绘冬至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通过对比阴阳变化,表现了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生活的节奏。冬至作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诗人用“阴消阳长”点明时间的推移,暗示着新的生机即将到来。诗中提到“月明满地紫烟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月光的洒落和紫烟的缭绕使得夜晚显得格外温暖,反映了人们在寒冷冬季中的情感依然温暖如春。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冬季寒冷的感慨,也有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使这首诗在平淡中渗透出诗意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冬至这一节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阴消阳长”指的是什么?
A. 夏至
B. 冬至
C. 春分
D. 秋分
诗中提到的“桂酒”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喜庆
C. 不安
D. 冷漠
诗中提到的“爆竹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欢喜
C. 恐惧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