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14
天外一尺峰,国中千仞岳。
重云不掩蔽,万里见头角。
世人看远碧,谁识产美璞。
在天外有一座高一尺的山峰,而在国中有千仞的高岳。
浓重的云层并不能遮挡它,千里之外依然可以看见它的峥嵘。
世人只顾着向远方眺望碧蓝的天空,谁能识得那孕育美玉的璞石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千仞”用于形容山的高耸,常用于表达庞大的自然景观;“美璞”则是对珍贵事物的比喻,强调人们往往无法识别潜在的价值。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倡导自然之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以及对人们普遍忽视的美丽事物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梅尧臣的《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七天外峰》通过对天外一尺峰与国中千仞岳的对比,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人们视野局限的反思。诗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一座微小的山峰在云雾中显露出它的独特姿态,尽管云层重重,却依旧傲然挺立,彰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相较之下,国中的高山虽然巍峨,但在诗人眼中似乎缺乏那种独特的魅力。
“世人看远碧,谁识产美璞”这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中心思想,提醒人们在追逐远大理想的同时,是否忽略了身边那些潜藏着美好和价值的事物。诗人通过对“美璞”的提及,象征着人们应该学会去发掘和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巧妙运用比喻和对比,使得诗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盲目追求的反思,强调珍视身边的小美好,启发读者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珍贵事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外一尺峰”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山
B. 一座小山
C. 一座平地
D. 一棵树
“世人看远碧”的意思是?
A. 人们喜欢看近处的东西
B. 人们只关注身边的事物
C. 人们追求远方的理想
D. 人们忽视自然的美
诗中提到的“美璞”象征什么?
A. 远方的美好
B. 被忽视的珍贵事物
C. 人们的梦想
D. 高耸的山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梅的诗更强调小事物的独特价值,而王维则更注重整体的和谐美。这种风格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