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

时间: 2025-04-23 04:51:59

诗句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51:59

原文展示: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白话文翻译:

珍重筠溪的旧主人,我知道明水就是他们的前身。
为何一念之间初无过错,却又引发了多生的未了因缘?
停止饮酒,裙子和衣衫变得杂乱无章,
逃离禅宗的槌子,想要比邻而居。
云居的嫡子重新提起这事,
向四方传播这些新的话语。

注释:

  • 珍重:珍惜,重视。
  • 筠溪:地名,指的是一个道教或佛教的隐士居所。
  • 明水:指清澈的水,象征明亮的智慧。
  • 一念:指心中一个念头。
  • 止酒:停止饮酒。
  • 裙襦:古代女性的衣服。
  • 逃禅槌:指避开禅宗的修行方式。
  • 云居:指云游的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诗词和词曲。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融合道教和佛教思想,注重内心修养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对修行和自我反省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修行方式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筠溪居士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反思与追求。诗的开头以“珍重筠溪旧主人”引入,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接着以“明水”象征智慧,提出了“如何一念初无过”的哲学思考,探讨了因果关系和人生的复杂性。诗人在后半部分通过对饮酒和衣着的描写,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并试图逃离这种繁杂的境界,向往更高的精神世界。最后一句“流布诸方此话新”,则显示了诗人希望传播自己新领悟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筠溪旧主人:表达对昔日隐士的怀念与敬重。
  2. 我知明水是前身:暗示智慧的源头。
  3. 如何一念初无过:思考心念与因果的关系。
  4. 便有多生未了因: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纠葛。
  5. 止酒裙襦成厌杂:对繁杂世俗生活的厌倦。
  6. 逃禅槌拂要比邻:向往逃离禅宗的束缚。
  7. 云居嫡子重拈出:提到隐士传承与交流。
  8. 流布诸方此话新:希望将自己的思考传播给他人。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隐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因果关系、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筠溪:象征隐士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 明水:象征智慧和清澈的内心。
  • :象征世俗的享乐与烦恼。
  • 禅槌:象征修行的艰辛与束缚。
  • 云居:象征自由与高远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筠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酒
    B) 隐士的生活
    C) 繁杂的世俗生活
    D) 智慧

  2. “明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清澈的水,象征智慧
    C) 一种修行法
    D) 世俗生活

  3. 诗中“止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乐
    B) 厌倦世俗生活
    C) 对酒的喜爱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张元干的作品更具哲理性,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美。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张元干研究》

相关查询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仲春有怀 城南杂咏二十首·南阜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和张晋彦游岳麓 和签郑宪分赠米帖 次韵许深父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游道场山次沈国录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青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行百里者半九十 龍字旁的字 佩紫 沮服 聚沙之年 生拖死拽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诛故贳误 比字旁的字 比开头的成语 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色 关门大吉 背曲腰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