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五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五》

时间: 2025-04-26 18:44:34

诗句

长松老桂风霜足,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雁自高飞鱼自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4

原文展示

长松老桂风霜足,
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
雁自高飞鱼自潜。

白话文翻译

长松与老桂树在风霜中挺立,
细草和幽花沐浴着雨露。
天气寒冷,阳光下信息音信稀少,
大雁高飞而去,鱼儿在水中潜伏。

注释

  • 长松:长青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
  • 老桂:古老的桂树,象征温馨和美好,常与丰收和团圆相关联。
  • 风霜:指风和霜,象征岁月的洗礼。
  • 细草幽花:细小的草和幽静的花,体现自然界的宁静之美。
  • 音书少:指音信、书信少,表达了人际交往的稀少。
  • 雁自高飞:大雁高飞,象征远行或离别。
  • 鱼自潜:鱼儿潜入水中,表现出一种隐秘和安静的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感,风格朴实无华。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是登高望远、思念亲人的时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长松老桂”把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又清新的秋天,松树和桂树在风霜中屹立,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接着,诗人描绘了细草和幽花的雨露,强调了生命的细腻与美好,形成对比,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柔。

“天寒日下音书少”一句,突显了秋日的孤寂与萧条,尤其在寒冷的天气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稀少,似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最后两句“雁自高飞鱼自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大雁离去,鱼儿隐秘,象征着离别和沉默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沉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松老桂风霜足:长青的松树和古老的桂树在风霜中生长,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
    2. 细草幽花雨露沾:细小的草和幽静的花被雨露滋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3. 天寒日下音书少:寒冷的天气下,阳光洒在大地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少,暗示一种孤独感。
    4. 雁自高飞鱼自潜:大雁在高空飞翔,鱼儿在水中潜藏,象征着远离和隐秘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长松老桂”与“细草幽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隐喻了人生的孤独与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秋日时节的情感和思考。

意象分析

  • 长松: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老桂:象征温馨和美好,传达出思乡情怀。
  • 细草幽花:代表自然的细腻与柔美,体现生活的美好。
  • 天寒:象征严峻的生活环境,暗示情感的疏离。
  • 雁飞:象征离别与远行。
  • 鱼潜:象征隐秘与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大海和沙滩
    B. 长松和老桂
    C. 高山与河流

  2. “音书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3. 诗中“雁自高飞”象征什么?
    A. 归来
    B. 离别
    C. 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刘摰在描写自然时,李白的诗歌多以豪放和奔放著称,而刘摰则更倾向于细腻和内敛。两者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前者强调个体的豪情,后者则关注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燕孙节推致语口号 重九后三日后圃黄华盛开坐客有论近世菊品日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 李参政生日 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诗余亦补和 念奴娇·修姱人物 游北岩之畴昔梦作二诗觉而仅记一联云鬓发丝 再次韵 舣舟琵琶亭次福士张元龙以诗代柬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才如命 万室之国 言字旁的字 包含蹐的词语有哪些 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世界报 千姿万态 鼩窦 支字旁的字 圆机 毫末之利 王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门共业 雕心鹰爪 歺字旁的字 爽然若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