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34
长松老桂风霜足,
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
雁自高飞鱼自潜。
长松与老桂树在风霜中挺立,
细草和幽花沐浴着雨露。
天气寒冷,阳光下信息音信稀少,
大雁高飞而去,鱼儿在水中潜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长松老桂”把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又清新的秋天,松树和桂树在风霜中屹立,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接着,诗人描绘了细草和幽花的雨露,强调了生命的细腻与美好,形成对比,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柔。
“天寒日下音书少”一句,突显了秋日的孤寂与萧条,尤其在寒冷的天气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稀少,似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最后两句“雁自高飞鱼自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大雁离去,鱼儿隐秘,象征着离别和沉默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沉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秋日时节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大海和沙滩
B. 长松和老桂
C. 高山与河流
“音书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诗中“雁自高飞”象征什么?
A. 归来
B. 离别
C. 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