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襄阳曲四首

《襄阳曲四首》

时间: 2025-04-30 04:54:01

诗句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4:01

原文展示: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白话文翻译:

在襄阳的乐园中,歌舞声与白铜的鞮声交织。
江城的绿水环绕,花与月的景色令人迷醉。
山公在醉酒时,酩酊大醉地在高阳之下。
他的头上戴着白色的接篱,骑着马却是倒着。
岘山傍着汉水,水面碧绿,沙滩洁白如雪。
上面有块堕泪碑,青苔覆盖已久,几乎磨灭。
且不去看那堕泪碑,尽情醉倒在习家池边。
山公想要上马,笑得让襄阳的小孩们捧腹。

注释: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
  • 白铜鞮:一种乐器,指的是用白铜制成的打击乐器。
  • 山公:指的是醉酒后的人,带有幽默和自嘲的意味。
  • 堕泪碑:传说中为了纪念某人而立的碑,因其悲伤的故事而得名。
  • 习家池:指习家池塘,是酒友聚会的场所。

典故解析:

  • 堕泪碑:传说与古代爱情故事有关,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与离别的哀伤情感,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襄阳曲四首》创作于李白旅居襄阳期间,反映了他对襄阳美景的喜爱与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诗歌鉴赏:

《襄阳曲四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襄阳自然美景与人文环境的热爱。诗中描绘了襄阳的歌舞场景、江水碧绿的美丽,以及醉酒时的欢乐与幽默。李白通过对山公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由饮酒、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堕泪碑”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情绪,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哀愁。李白在此以轻松的语气面对悲伤的历史,展现出他对生命的豁达态度。整首诗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襄阳行乐处:开篇点明地点,暗示这是一个欢乐的地方。
  2. 歌舞白铜鞮:生动描绘了这里的娱乐氛围。
  3. 江城回绿水:描写江城的美景,水色如绿。
  4. 花月使人迷:花与月的景色令人陶醉迷惑。
  5. 山公醉酒时:引入人物,山公代表自由与放纵。
  6. 酩酊高阳下:形象地表现醉酒后的状态。
  7. 头上白接篱:幽默地描写山公的形象。
  8. 倒著还骑马:展现醉酒后的荒唐行为。
  9. 岘山临汉水:交代地理位置,渲染环境。
  10. 水绿沙如雪:进一步描绘自然美景。
  11. 上有堕泪碑:引入悲伤的情感。
  12. 青苔久磨灭:显示碑的久远与磨灭,暗示历史的无情。
  13. 且醉习家池:提议放下忧愁,尽情享乐。
  14. 莫看堕泪碑:劝诫他人不必过于沉溺于悲伤。
  15. 山公欲上马:山公准备离开,象征无畏与自由。
  16. 笑杀襄阳儿:山公的幽默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绿沙如雪”,将绿色的水与白色的沙滩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 拟人:诗中山公的形象生动,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其更具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节奏上都显现出对仗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襄阳的美丽景色与山公的醉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苦短、应当及时享乐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阳:象征美丽的故乡与文化。
  • 山公:代表自由与狂放。
  • 堕泪碑:象征爱情与离别的伤感。
  • 习家池:寓意欢乐聚会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襄阳曲四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2. 在诗中,山公的状态是什么? A. 清醒
    B. 酩酊大醉
    C. 忧伤

  3. “堕泪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与哀愁
    C.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风格对比
李白的诗多表现自由与豪放,常常描绘醉酒的状态与自然美景;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绘,作品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五月十五夜 如梦令 如梦令 其四 步梅村先生韵 如梦令 其二 步梅村先生韵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一 元宵席上口占 如梦令 如梦令 寒食前一日,见邻家有作秋千之戏者,偶拈此调 如梦令 渔景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胡说八道 三大 高义薄云天 包含吼的词语有哪些 别有风趣 萑兰 包含漂的成语 芸签 黹字旁的字 科策 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堤溃蚁孔 瓜皮搭李树 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远垂不朽 十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