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3:05
烛影摇红·一朵鞓红
作者: 孙惟信 〔宋代〕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沉,日长人瘦。
全诗翻译:
一朵红色的花,像宝钗般压着头发在东风中轻轻摇曳。此时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我们在花旁饮酒相聚。初次试穿夹纱的半袖,与花枝相映成趣,争奇斗艳。面对花景,情感随之而动,因花而怀旧。题字在叶上却没有凭据,曲折的流水让我空自回首往事。梦境中的云彩无法进入小山的屏风,真的欢愉难以相遇。分开后不知他安好否?软红的街道在清明节又一次出现。柳絮飞舞春已尽,远方的书信沉重,日子漫长人却愈发消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惟信,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将自身经历与自然景象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清明时节,作者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春的气息,寄托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旧友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们的情感。
这首《烛影摇红·一朵鞓红》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词的开头“一朵鞓红”即以鲜艳的花朵引入,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宝钗压髻东风溜”的描写,不仅呈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春日的温暖。随着“年时也是牡丹时”的提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化相结合,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伤。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媒介,让诗人无法自禁地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尤其是“曲沟流水空回首”,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无法停留。
最后一段“软红街清明还又”中,诗人以清明节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春天已逝,柳絮飞舞,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流逝的悲伤,整个作品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与流逝的时间,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朵鞓红”中的“鞓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颜色
C. 一种饰品
D. 一种情感
诗中提到“清明”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节日
C. 一种季节
D. 一种情感
诗人主要表达了对什么情感的怀念?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