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4:37
烛影摇红 上元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薄醉垂鞭,宝坊才转疑飞坠。
一年明月打头圆,望处浑如水。
便有鱼龙成队,更多少王侯邸第。
白头犹说,天上霓裳,旧时风味。
谁耐闲行,紫骝可也如人意。
归来孤馆踏歌声,远听心还碎。
往事姮娥应记,遍灯月阑珊影里。
而今谁问,南国春寒,个人憔悴。
在微醺的状态下,我轻垂马鞭,刚刚离开宝坊,恍惚间以为自己要坠落。
一年一度的明月已经圆了,远望去就像是水面一般平静。
此时正是鱼龙成群的盛宴,想必还有多少王侯的府邸在此时热闹。
白发苍苍的人仍旧谈论天上的霓裳,仿佛旧时的风味依然存在。
谁能耐得住这样的闲逛呢,紫色骏马也如人意般轻松。
归来时在孤独的馆舍中传来歌声,远远听去心中仍然感到撕裂。
往事中的嫦娥可能还记得,那灯火阑珊的影子中曾经的情景。
而如今又有谁会问,南国的春天寒冷,个人的容颜却愈发憔悴。
严绳孙,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工诗词,尤以描写月夜、节令及人事见长。他的诗风细腻,情感深邃,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烛影摇红 上元》创作于元宵佳节之际,正值家人团聚、灯火辉煌的时刻。诗中描写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在欢庆中的感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烛影摇红 上元》是一首极具节日气氛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元宵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描绘了微醉的状态,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幻梦之中。接着,诗人用“宝坊”“鱼龙成队”等词汇,描绘出元宵节期间的热闹景象,展现了盛大的节日气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逐渐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追忆。尤其是在“归来孤馆踏歌声”一句中,孤馆与踏歌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寂。最后,诗人以“而今谁问,南国春寒,个人憔悴”来结束,表现出一种对个人处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
整首诗在构思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作既有节日的欢愉,又有个人的感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节日欢愉的向往与对个人孤独感的深刻反思,折射出人在热闹背后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鱼龙成队”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人提到的“姮娥”代表了什么?
诗中“而今谁问,南国春寒”表现了什么情感?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于相似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