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感

《杂感》

时间: 2025-07-27 08:43:13

诗句

侧帽垂鞭小陌东,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惆怅新霜点鬓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3:13

原文展示:

侧帽垂鞭小陌东,
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
惆怅新霜点鬓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戴着帽子,骑着马走在小路上,看到盛开的花朵,仿佛在与花儿相对而笑。然而,听到黄莺的啼鸣,打断了他对春天的美好梦境,让他倍感惆怅,因为新的霜降临,已经让他鬓发变得凌乱。

注释:

  • 侧帽:斜戴的帽子,表示一种轻松随意的生活态度。
  • 垂鞭:马鞭垂下,形象地描绘出骑行的状态。
  • 小陌:小路,指乡间的小道。
  • 名花:指著名的花卉,象征美好的事物。
  • 啼莺:黄莺的啼叫,传达春天的气息。
  • 惆怅: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忧伤、失落。
  • 新霜:新降的霜,象征着秋冬的来临,暗示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啼莺”与“寻春梦”相结合,常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时,身处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复杂境地,表达了他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杂感》是一首富有春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骑马经过小路,看到盛开的花朵,内心感到一种轻松与愉悦。这种愉悦感通过“名花迎笑”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花儿也在回应诗人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啼莺惊断寻春梦”,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转折,黄莺的啼叫打破了春梦,带来了现实的冷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最后一句“惆怅新霜点鬓蓬”,透出诗人的无奈与忧伤,新的霜降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美好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侧帽垂鞭小陌东:描绘了一个轻松的骑行场景,带有一种悠闲的气氛。
  2. 名花迎笑一枝红:盛开的花朵似乎在微笑,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3. 啼莺惊断寻春梦:黄莺的叫声打断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幻想。
  4. 惆怅新霜点鬓蓬:新霜的降临让诗人感到忧愁,头发凌乱,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儿“迎笑”,赋予了花朵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迎笑”使花朵具有人性,增加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揭示出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侧帽:象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名花:象征着美好、青春和生命的短暂。
  • 啼莺: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美好的期盼。
  • 新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A. 名花
    B. 啼莺
    C. 皓月
    D. 新霜

  2. 诗中“惆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3. 诗人骑马走过的地方是什么? A. 大街
    B. 小陌
    C. 山坡
    D. 河边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伤感与对故土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再次韵呈宗伟、温伯 顺师归湖寺后以诗见招因戏答之 澄怀堂 客有妄解余笑恐回头错应人之句者用韵 其二 游白云寺分韵 其三 读史 其五 绝句八首 其六 雨中志感寄李太史伯襄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语马嘶 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本本分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三框儿的字 贵室 门字框的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穿红着绿 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鼓作气 都检点 戈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词人才子 充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