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张济

《赠张济》

时间: 2025-04-26 21:00:52

诗句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

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

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

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52

原文展示:

赠张济 曾巩 〔宋代〕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 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 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 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初在兰渚访问那些被遗忘的贤人,他们的居所简陋而贫穷。 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对古文化的爱好却更加深厚,到了晚年,他们的文章更加令人惊叹。 他们与我讨论诗书,总能提出新颖的见解,而他们的冠剑,又有谁能拂去上面的旧尘呢? 在荒凉的山驿中,他们不辞辛劳地前来,我们频频举杯相聚,不要嫌弃这样的频繁。

注释:

  • 兰渚:地名,指贤人隐居的地方。
  • 沉沦:指被世人遗忘的贤人。
  • 萧然:形容环境简陋。
  • 里舍贫:指居所贫穷。
  • 节行:指品行。
  • 久穷:长期贫困。
  • 弥好古:更加爱好古文化。
  • 垂老:接近晚年。
  • 惊人:令人惊叹。
  • 诗书就我论新意:与我讨论诗书,提出新颖的见解。
  • 冠剑投谁拂旧尘:指他们的冠剑,又有谁能拂去上面的旧尘,暗喻他们的名声和成就。
  • 山驿荒凉:指荒凉的山间驿站。
  • 烦枉道:不辞辛劳地前来。
  • 一觞相属:举杯相聚。
  • 莫嫌频:不要嫌弃这样的频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赠张济》这首诗是曾巩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居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张济”可能是曾巩的友人,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代表那些在贫困中依然坚守古文化、品行高洁的贤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贤人的回忆,展现了他们即使在贫困中依然坚守古文化、品行高洁的形象。诗中“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一句,既表达了对他们品行的敬仰,也赞颂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后两句“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学识和名声,以及与作者之间的深厚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初兰渚访沉沦”:回忆起初在兰渚访问那些被遗忘的贤人。
  2. “一亩萧然里舍贫”:他们的居所简陋而贫穷。
  3. “节行久穷弥好古”: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们对古文化的爱好却更加深厚。
  4. “文章垂老更惊人”:到了晚年,他们的文章更加令人惊叹。
  5. “诗书就我论新意”:他们与我讨论诗书,总能提出新颖的见解。
  6. “冠剑投谁拂旧尘”:他们的冠剑,又有谁能拂去上面的旧尘,暗喻他们的名声和成就。
  7. “山驿荒凉烦枉道”:在荒凉的山驿中,他们不辞辛劳地前来。
  8. “一觞相属莫嫌频”:我们频频举杯相聚,不要嫌弃这样的频繁。

修辞手法:

  • 比喻:“冠剑投谁拂旧尘”中,冠剑比喻他们的名声和成就,旧尘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中,“节行”与“文章”,“久穷”与“垂老”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贤人在贫困中依然坚守古文化、品行高洁的形象,以及他们与作者之间的深厚友情,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渚:贤人隐居的地方,象征着高洁和隐逸。
  • 沉沦:被世人遗忘的贤人,象征着被忽视的才华和品行。
  • 萧然:环境简陋,象征着贫困和清贫。
  • 冠剑:象征名声和成就。
  • 山驿:荒凉的山间驿站,象征着艰辛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济”是谁? A. 曾巩的友人 B. 一个象征性的形象 C. 曾巩的亲戚 D. 一个历史人物

  2. 诗中的“兰渚”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高洁和隐逸 C. 贫困和清贫 D. 荒凉和孤独

  3. 诗中的“冠剑投谁拂旧尘”暗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名声和成就 C. 贫困和清贫 D. 艰辛和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曾巩的《赠张济》: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曾巩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贤人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对曾巩的诗风和创作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全面的介绍,对理解曾巩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日出江上迓赵宪 蒲圻道中遇雪二首 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和何元清韵九绝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其一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出城 南乡子(甲戌正月) 送石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包含熙的词语有哪些 鲜有其比 辵字旁的字 柱天 翠绕珠围 冰翁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攴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一逢掖 失虚 连枝共冢 龙逢 支字旁的字 闳览博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