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41
奉寄崔伯易
王令
功业尝闻亦有时,
可能天命出依违。
终看世态真何道,
不得吾心自合归。
廊庙得逢应有义,
草茅虽老尚知非。
秋来客况无他异,
时向西风诵式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业与命运的思考。他提到,功业的成就总是有时机的,或许天命有时会违背常理。最终要看世间的真理是什么,却无法使自己的内心安归。虽然身处权力中心,也应有义气;即便是年老的草茅也知道是非。秋天来临,客居他乡的我,除了对西风吟诵衰微之外,别无他物。
王令,宋代诗人,字子恺,号岐阳,出生于浙江。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
此诗创作于王令晚年,当时他在政治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对功名利禄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反思。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折射出当时士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奉寄崔伯易》通过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展现了王令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提到“功业尝闻亦有时”,引出对人生成败的看法,暗示功名与事业并非完全由个人努力所决定,而是受制于时运。随后的“可能天命出依违”,则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捉摸,人生充满不确定性。
诗中提到“世态真何道”,表明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索,然而面对复杂的世态,作者却感到无奈,心中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难以自处。接下来的“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则表达了即使身处权力中心也应坚守正义,且年老的草木仍能判断是非,表现出一种对道德的坚持与追求。
最后两句“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自省,秋天的来临象征着人生的衰退,而西风则带来一种萧瑟之感,诗人以此抒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命运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寻求内心安宁与道德坚守的愿望。
诗中提到“功业尝闻亦有时”,这句话的意思是:
“草茅虽老尚知非”中“草茅”指的是:
诗中“秋来客况无他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