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09
赋黄任道韩干马
王令 〔宋代〕
天宝天子监天厩,
吐蕃入马上天寿。
紫衣驭吏偏坐前,
骑入都门不容骤。
西极苜蓿得气肥,
六闲飞黄卧嗟瘦。
千秋殿下谁把笔,
当时人无出干右。
传闻三马同日死,
死魄到纸气方就。
铁勒夹口重两衔,
墨丝丱尾合双纽。
天门未上人就观,
老胡惊嗟失开口。
生搜朔野空毛群,
死断世工无后手。
当时天子惜不传,
送人御府置官守。
胡尘勃郁燕蓟来,
宫阙萧骚既焚后。
谁弃千金出手收,
足踏万里避奔走。
几经蹂碟道边尘,
今日宁无纸上垢。
樽前病客不识画,
但惊马气世未有。
冀北骏骨无时无,
生不逢干死空朽。
世工无手不肯休,
任使气骨陋如狗。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在天厩中监管马匹的情景,吐蕃的骑兵入驻,显示出天子的威严。紫衣的驭吏坐在前面,骑马进入都城时显得从容不迫。西边的苜蓿因气候肥沃而生长得茂盛,六匹空闲的马则因缺乏营养而显得瘦弱。千秋殿下,谁能再执笔书写?当时的人没有能与韩干相比的。听说有三匹马同一天死去,它们的灵魂在纸上显现。铁勒夹口重铠,墨丝缠尾相连。天门未开,人们便已观望,老胡为此惊叹而无言。生时在北国的荒野中搜寻,却是空无一物;死后世人也无能为力。那时天子惜惜不愿传承这些技艺,送人到宫中担任官职。胡人的尘埃弥漫,燕蓟的花草也随之凋零,宫阙的萧条已经焚毁。谁愿意抛弃千金去买手中的马?脚踏万里却要避开奔走的脚步。经过多次的蹂躏,道边的尘土是否还存在?今天是否在纸上留下污点?酒樽前的病客不识马的画,却对马的气息感到震惊。冀北的骏马,生不逢时,死后只成朽骨。世人虽无能为力,却不愿意停下手中的活,任凭气骨如同狗般低贱。
王令,字子文,号玉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文景观,尤其擅长诗歌与词的创作。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对外关系紧张之际,诗中通过描绘马的生死,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的艰难,也表达了对优秀文化与艺术传承的惋惜。
王令的这首《赋黄任道韩干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马的生死,借马的命运映射出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诗中通过对马匹的生动描写,展示了它们在皇宫中的威风与在战场上的悲惨命运,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千秋殿下谁把笔”一句,暗示了优秀才能的失落与传承的渺茫。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与比喻,诸如“铁勒夹口重两衔”,体现了马的力量与威严,但在“死断世工无后手”中又流露出浓重的悲哀,表明艺术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体现了王令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与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生死与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优秀文化与艺术传承的惋惜,揭示了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赋黄任道韩干马》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紫衣驭吏”指的是?
“千秋殿下谁把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