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溜港滩

《溜港滩》

时间: 2025-04-27 10:02:47

诗句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

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47

原文展示:

溜港滩
杨万里 〔宋代〕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
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白话文翻译:

将要去严州的路程只是一半,一条江水在这里分成了两条江流。忽然在洲的背后,青山之下,却看见帆船在岸边行驶。

注释:

字词注释:

  • 严州:古地名,今浙江一带。
  • 半程:指路程的一半,意味着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
  • 一江分作两江横:形象描绘江水的分流,表现出江面的宽阔与壮丽。
  • 洲背:洲的背面,指的是洲的另一侧。
  • 帆樯:帆船的桅杆,象征着水上交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山”与“帆樯”的描绘,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表达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李清照并称。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杨万里的生平经历与南宋时期的动荡不安息息相关,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行旅途中,表现了他对沿途风景的赞美。诗中描绘的江水、青山和帆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溜港滩》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诗。首句“此去严州只半程”直接交代了行旅的状态,给人一种即将到达的期待感。接下来的“一江分作两江横”不仅展现了壮阔的江景,也暗示了行程的复杂与多变。杨万里用“忽惊洲背青山下”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青山隐约可见,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感受。这种青山之下的帆樯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去严州只半程:诗人正在前往严州的路上,路程尚未结束,表现出一种旅途的状态。
  • 一江分作两江横: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分流,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忽惊洲背青山下:突然发现洲的背后有青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惊奇与欣赏。
  • 却有帆樯地上行:看到帆船在岸上行驶,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的分流比作两条江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忽惊”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反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一江分作两江横”与“帆樯地上行”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愉悦心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生命的旅程。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永恒,带来内心的平静。
  • 帆樯:象征人类的探索与奋斗,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严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福建
    • C) 江苏
  2. “一江分作两江横”这句描绘了什么?

    • A) 江水的宽广
    • B) 江水的分流
    • C) 江水的流动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赞美
    • C) 忽视

答案:

  1. A) 浙江
  2. B) 江水的分流
  3. B) 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自然景观,与《溜港滩》有相似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溜港滩》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体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的平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杨万里诗选》
  3.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中秋坐月,和姑大人韵 浣溪沙 题大士像 哭殷次伊 题龙潭石岩 过九疑 过九疑 过九疑 过九疑 过九疑 过九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怒人怨 传漏 包含赃的成语 见怪不怪,其怪自绝 塌坊 颓垣废址 二字旁的字 拨弃万事 地心 长字旁的字 饴含抱孙 放辟淫侈 十字旁的字 肉开头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备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