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0:21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二
作者:杨万里
子壮祇觉幼,子学祇觉迟。
二子忽颀然,语离又作悲。
今年来官下,二子暂我随。
悬知住不久,且复相从嬉。
鹤书自天降,槐花呼汝归。
伯也恐我愁,愿留不忍辞。
仲也惨不释,飞鸣思及时。
岂有凤将雏,雏长禁其飞。
决焉遣还家,一笑更不疑。
傍人怪无泪,泪入肝与脾。
这首诗的意思是:
孩子们长大了,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多么幼小;上学时才感觉到学习是多么缓慢。两个孩子突然之间长大了,分别时我心中感到悲伤。今年我因公事来到这里,两个孩子暂时跟随在我身边。我知道我不会在这里待太久,所以趁此机会与他们一起玩耍。忽然有鹤的书信从天而降,槐花也在呼唤你们回家。大儿子担心我忧愁,想留在这里却又不忍心辞别;二儿子则因为离别而悲伤,心中思念的情感难以释怀。难道凤会把小鸟关在笼子里不让它飞翔吗?最终我决定让他们回家,心中无疑地带着一笑。旁人都觉得我没有眼泪,其实泪水早已流入了我的肝脏与脾脏。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情感表达见长。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是杨万里在外任职期间,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书。这首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感慨,以及在离别时的忧愁和对家庭的思念。诗中通过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回忆,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细腻。
这首诗通过对父亲与儿子之间情感的深入刻画,表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复杂。开头部分,诗人用“子壮祇觉幼,子学祇觉迟”引发了对孩子成长的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惋惜。随着对“二子忽颀然”的描述,诗人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不舍与惆怅。
在描绘离别之时,诗人使用了“鹤书自天降,槐花呼汝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牵挂。鹤信与槐花象征着归家的呼唤,孩子们的回归成了父亲心中最大的期盼。接着,诗人用伯与仲的对比,突显出父亲对于两个儿子的不同期望和情感。大儿子担忧父亲的忧愁,而二儿子的心情则更为沉重,体现出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诗人反思了这种亲情的束缚,借用“岂有凤将雏”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亲情的理解,最终选择让孩子们回家,心中虽有不舍但也带着释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父爱的复杂与深切,引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父爱与孩子成长的主题,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和无奈的离别情感。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亲情的珍贵与复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家庭生活中的温情,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亲情。
诗中“子壮祇觉幼”意为:
A. 孩子们长大才意识到幼小
B. 孩子们一直幼小
C. 孩子们不再幼小
“鹤书自天降”中的“鹤”象征:
A. 离别
B. 长寿与吉祥
C. 悲伤
诗中表现父亲对儿子情感的句子是:
A. 今年来官下
B. 伯也恐我愁
C. 一笑更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