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7:28
忽见轻绡三两重,横遮万丈翠屏风。
老夫细熨蒙松眼,却是青原隐雾中。
忽然看到几层轻薄的轻纱,横挡住了万丈的翠绿屏风。
我这老头子仔细地熨烫着眼前的朦胧,却发现那不过是隐没在雾中的青原山。
诗中提到的“青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隐逸生活,青山绿水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诗人用“老夫”自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西,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著称,尤以描写山水田园的诗作最为人称道。
“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是在杨万里晚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在归途中看到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也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朦胧而美丽的山水场景,诗人通过“忽见轻绡三两重”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间轻雾的变化。诗的开头用“轻绡”来形容雾气,既突出了雾的轻盈,又赋予了山景一种柔和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横遮万丈翠屏风”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诗中“老夫细熨蒙松眼”一句,表现出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仿佛在努力穿透眼前的朦胧,看到更深层次的美。最终的“却是青原隐雾中”则是一种领悟,表明虽然眼前的景象模糊,但仍然能够感受到那青翠的山原。整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隐逸生活中对美的追求。
本诗以自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和时间的思考。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传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中“轻绡”指的是什么?
A. 轻薄的绸缎
B. 山中的小溪
C. 繁花似锦
D. 高耸的山峰
诗人用“老夫”自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年轻人的嘲讽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历史的追忆
“青原隐雾中”中的“隐”字可以理解为:
A. 显现
B. 隐藏
C. 迷失
D. 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