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1:51
原文展示: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 姜特立 〔宋代〕
小山丛桂隔墙阴,曲槛修篁别作林。 芳意不孤符有德,寒梢相近本无心。 春多得地生何幸,岁晚为邻分益深。 赖有高人发佳致,因成盛事寄微吟。
白话文翻译:
小山上的丛桂隔着墙的阴影,弯曲的栏杆旁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个别致的林子。 芬芳的意味不孤单,符合有德之人的气质,寒冷的枝梢相互靠近,本是出于无心。 春天里能够得到这片土地生长是多么幸运,岁月渐晚,与邻居的关系也越发深厚。 幸亏有高人激发了这美好的景致,因此成就了这件盛事,寄托了微妙的吟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相映成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任职官舍时所作,通过对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和谐。诗中“小山丛桂隔墙阴,曲槛修篁别作林”描绘了桂树与竹子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芳意不孤符有德,寒梢相近本无心”则表达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赖有高人发佳致,因成盛事寄微吟”则寄托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小山丛桂隔墙阴”中的“隔墙阴”比喻了什么? A. 桂树的位置和环境 B. 竹子的形态和位置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深化
诗中“芳意不孤符有德”中的“符有德”表达了什么? A. 桂花的香气与人的品德相符 B. 自然的和谐与无心之美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深化
诗中“春多得地生何幸”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激? A. 自然恩赐 B. 高雅生活 C. 美好事物 D. 和谐共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