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9:17
秋景 十日菊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一年看九九,十日见炎凉。
菊有霜前操,人无节后香。
就令无宿酒,也不似重阳。
一夜寒英老,多情旧雨黄。
帽如前度落,蝶更几时忙。
我不知何夕,相收足晚凉。
一年中有多少个九九(九九重阳),十天后便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菊花在霜降之前就有了高洁的品格,而人却在节后失去了芬芳。
即使没有宿酒的陪伴,也无法与重阳的盛宴相比。
一夜之间寒花凋零,往日的雨水也变得愈加忧伤。
帽子像往年一样落下,蝴蝶却还在忙碌着。
我不知道在哪个夜晚,才能与你相聚共度这晚秋的清凉。
作者介绍:刘辰翁,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事无常与生命流逝的思考。
刘辰翁的《秋景 十日菊》从秋天的自然景象入手,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全诗围绕“菊”这一意象展开,菊花作为秋天的象征,既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带有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中对比了菊花的高洁与人情的淡薄,展现了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
开篇“九九”与“十日”的时间标记,清晰地指向了重阳节的来临,营造出一种季节交替的氛围。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个人情感,表达了即使没有酒陪伴,秋天的盛宴依然是孤寂的。最后以“帽如前度落,蝶更几时忙”结束,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忙碌,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人通过哪种花象征秋天的景象?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D. 兰花
诗中提到“帽如前度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忘却
C. 时间流逝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一系列内容的梳理,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秋景 十日菊》的诗意与情感,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