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21
秋景 客愁连蟋蟀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梧桐惊客梦,去住两茫然。
晓觉鸡鸣未,愁惟蟋蟀连。
江湖无汉地,家世本秦川。
唧唧月共语,涓涓人独眠。
青灯寒四壁,衰鬓织千年。
唐晋他人有,荒凉故殿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独自在客地的孤寂与愁苦。梧桐树的声音惊醒了梦中的他,心中对离去与留下的迷茫感到无奈。清晨时分,鸡鸣声还未响起,只有蟋蟀在低声啼鸣,愁苦的情绪愈发显得沉重。眼前的江湖没有汉朝的土地,自己出身于秦川,感到一片渺茫。蟋蟀在月光下低语,而自己却独自一人入睡。青灯下,四壁冰冷,衰老的头发似乎织就了千年的孤独。想起唐朝和晋朝的往事,心中不免感到故殿的荒凉与凄凉。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可能反映了诗人秋天的旅途,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回忆故乡,感慨历史,情感深沉,表达出时代变迁对个体的影响。
《秋景 客愁连蟋蟀》是一首典型的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诗人在梧桐树下惊醒,反映出他对梦境的依恋与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蟋蟀的啼鸣,传达出愁苦的情感,蟋蟀的声音似乎成为了他孤独的伴侣。
整首诗意象独特,通过“鸡鸣未”和“唧唧月共语”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清晨的孤寂与夜晚的幽静。青灯照亮四壁,衰鬓的细节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的“荒凉故殿前”不仅是一种怀旧之情,还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渺小,形成一种深邃的历史感。
这首诗在形式上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精炼与洗练,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来,令人感同身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深沉的孤独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孤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景 客愁连蟋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辰翁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梧桐”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和孤独
C. 夏天
D. 冬天
诗人感到“愁惟蟋蟀连”,蟋蟀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愁苦
C. 友谊
D.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孤独感和对历史的思考相似,刘辰翁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但其情感更加细腻,描绘了更具个人色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