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景 风雨近重阳

《秋景 风雨近重阳》

时间: 2025-04-29 13:56:07

诗句

白发惊秋晚,青云认故乡。

乾坤愁老眼,风雨近重阳。

吹得沾衣湿,寒添落帽狂。

未知明日是,还忆去年将。

北阙风流远,东篱世故长。

无人知叔子,登览自怜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07

原文展示:

白发惊秋晚,青云认故乡。
乾坤愁老眼,风雨近重阳。
吹得沾衣湿,寒添落帽狂。
未知明日是,还忆去年将。
北阙风流远,东篱世故长。
无人知叔子,登览自怜伤。

白话文翻译:

白发让我惊觉已是深秋,青云让我想起故乡。
天地间的忧愁在老眼中流露,风雨临近重阳节。
雨水吹得衣衫湿透,寒意更添帽子被吹落。
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依旧怀念去年的重阳。
北方的风流已远,东篱的世事也显得复杂悠长。
无人知晓我的亲戚,登高望远只感到自怜自伤。

注释:

  • 白发:指年老的象征,感叹时间流逝。
  • 青云:常用来指代高远的理想或故乡的美好。
  • 乾坤:指天地,表现一种广阔的感受。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北阙:指北方的宫阙,象征遥远的地方和风流人物。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象征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节前夕,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景 风雨近重阳》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短短八句中,融入了秋天的景色、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白发惊秋晚”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岁月的沉重和对生命的无奈。通过“青云认故乡”,诗人将思绪延展至对故乡的怀念,形成一种乡愁的情感。

接下来的句子“乾坤愁老眼”,则是对天地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随着“风雨近重阳”,气氛逐渐变得阴郁,仿佛预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即将来临的重阳节的孤独。接下来“吹得沾衣湿,寒添落帽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雨的凄清和寒意,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诗的最后几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无人知叔子”则透露出一种社会的孤独感,似乎在讽刺人情冷暖。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展现了他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白发惊秋晚:白发让人感到秋天已深,象征年老和时光流逝。
    2. 青云认故乡:高远的青云让人想起自己的故乡,表达思乡情绪。
    3. 乾坤愁老眼:天地间的愁苦在诗人的眼中显现,体现对人生的感慨。
    4. 风雨近重阳:重阳节将至,风雨交加,暗示情绪的沉重。
    5. 吹得沾衣湿:雨水沾湿衣服,表现外在环境的影响。
    6. 寒添落帽狂:寒风更添凄凉,帽子被风吹落,象征失落感。
    7. 未知明日是:未来不可知,表现对未来的迷茫。
    8. 还忆去年将:回忆去年重阳,增添了对比的感伤。
    9. 北阙风流远:远方的风流人物已不可及,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10. 东篱世故长:东篱的生活世事复杂,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11. 无人知叔子:无人了解自己的亲人,感到孤独。
    12. 登览自怜伤:登高望远,感到自怜与悲伤。
  •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白发”比喻年华已逝。
    2. 拟人:如“风雨近重阳”,风雨仿佛在预示某种情感。
    3.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和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年老与时间流逝。
  • 青云:象征故乡的美好与理想。
  • 风雨:象征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
  • 重阳:象征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情感寄托。
  • 冷风与落帽:象征孤独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时光流逝与孤独
    C. 春天的美丽

  2. “白发惊秋晚”中“白发”象征什么?
    A. 年龄与时间
    B. 幸福
    C. 青春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失望
    B. 怀念
    C. 忘记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刘辰翁的《秋景 风雨近重阳》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辰翁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了更多的孤独感和思乡情,而杜甫则是在登高时感受到的悲壮和对历史的思考。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杜甫诗选注》

相关查询

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梁舍人奉使巴中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二十九 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灵隐长老归旧山 董温其赴淮南幕 弟僓归乡 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五赐群臣第二盏酒宫 集贤宿直寄中书李梁二舍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鱼之漏 包含瑞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虎狼之势 隹字旁的字 包含圜的词语有哪些 騣呐 全璧归赵 盘根错节 猎碣 黛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足字旁的字 桑中之喜 水啮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