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38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在石鼎的声音中,早晚交替着;在纸窗的影子下,感受到寒冷与温暖的变化。
一年过去了,却没有参加庙祭,怎敢自称是孝子和慈孙呢?
此诗提到的“庙祭”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祖文化,表达了对祖先的尊重与怀念。诗人通过对庙祭的缺失感到愧疚,传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夏至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传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家庭伦理的关注。诗中强调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夏至》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前两句“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石鼎的声音在早晚之间回响,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而纸窗的影子则在寒冷与温暖之间转换,反映了生活的无常。
后两句“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反思自我价值与家庭责任中的矛盾与愧疚。诗人感慨一年未能参与祭祀活动,心中对祖辈的愧疚不断涌现,质问自己是否配称作孝子与慈孙。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在平静的表面下流露出深刻的情感,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对传统价值的疏离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传统价值的反思,传达了对家庭和责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家庭与传统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鼎”象征什么?
诗人对“踰年不与庙祭”的反思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纸窗影下寒温”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