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1:43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这棵小松才长了几尺高,还没有长出笔直的枝干。我闲暇时就站在它旁边,静静地看着,发现它的生长似乎总是那么缓慢。
本诗虽不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和长寿的象征,常用于表达对生命和成长的思考。
作者介绍:王建(约750-830年),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之时。王建可能在某次闲暇之际,静观小松的成长,感受生命的韧性与缓慢,故作此诗。
《小松》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小松树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小松初数尺”这句,营造出一种初生的脆弱感,接着“未有直生枝”,则进一步强调了小松在成长过程中的不易,体现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接下来,诗人转而将视角聚焦于自己的体验,“闲即傍边立”,表现出他对小松生长的耐心与关注。在这一刻,诗人与自然产生了共鸣,感受到生命的漫长与缓慢。最后一句“看多长却迟”则是对小松生长速度的感叹,也反映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缓慢节奏。整首诗不仅是对一棵小松的观察,更是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承载着哲学的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小松的缓慢成长,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传达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小松”指的是:
A. 一棵老松树
B. 一棵年轻的松树
C. 一棵枯树
D. 一棵苹果树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松树的赞美
B. 对生命成长过程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