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僧

《赠僧》

时间: 2025-05-04 00:51:58

诗句

藩府十年为律业,南朝本寺往来新。

辞归几别深山客,

赴请多从远处人。

松吹入堂资讲力,野蔬供饭爽禅身。

他年更息登坛计,应与云泉作四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1:58

原文展示:

藩府十年为律业,南朝本寺往来新。
辞归几别深山客,赴请多从远处人。
松吹入堂资讲力,野蔬供饭爽禅身。
他年更息登坛计,应与云泉作四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作者在藩府十年间学习佛法,时常往来于南朝的一座寺庙。如今告别深山中的朋友,前来请教的多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松风吹入寺堂,助力讲经,野菜作为饭食,清淡而适合修禅。未来的某一年,我不再计划登坛讲经,应该和云泉一起成为四邻。

注释:

  • 藩府:指地方的政府或官员。
  • 律业:佛教的律法与教义。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统治者。
  • 深山客:隐居于深山的朋友。
  • 资讲力:助力讲经的力量。
  • 爽禅身:清淡的饮食使身心得到舒畅。
  • 坛计:登坛讲经的计划。
  • 云泉:可能指自然景观,也可以象征高洁的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佛教的思考与向往,且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周贺在藩府学习律法的期间,表达了他对佛教的热爱和对深山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佛教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开头两句,诗人回顾在藩府十年的学习生活,显示出他在佛法上的积累与成长。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与深山中的朋友分别的忧伤,同时也反映出他乐于接受远道而来的求教者,体现了他对传播佛法的热情。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不再登坛讲经,而是选择与自然为伴,过一种清淡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整体上透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怀,符合唐代山水诗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藩府十年为律业:在藩府的十年间,我学习佛教的律法与教义。
  2. 南朝本寺往来新:我常常往来于南朝的这座新寺庙。
  3. 辞归几别深山客:与深山中的朋友告别,已经有多少次了。
  4. 赴请多从远处人:前来请教的多是从远方而来的客人。
  5. 松吹入堂资讲力:松风吹进寺堂,助力我们讲经。
  6. 野蔬供饭爽禅身:用野菜供食,清淡而适合修禅。
  7. 他年更息登坛计:未来的某一年,我不再计划登坛讲经。
  8. 应与云泉作四邻:应该与云泉为邻,享受自然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辞归几别深山客,赴请多从远处人”,展示了诗人对称的美感。
  • 比喻:如“云泉作四邻”,将理想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热爱、对深山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友人共处自然的期待,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与长寿。
  • 深山:代表隐逸生活与宁静。
  • 云泉:象征自然美景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贺学习佛法的时间是在什么地方? A. 深山
    B. 藩府
    C. 南朝
    D. 云泉

  2. 诗中提到的食物是?
    A. 肉类
    B. 野蔬
    C. 米饭
    D. 面条

  3. 诗人希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A. 登坛讲经
    B. 与云泉作邻
    C. 继续求学
    D. 旅行四方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周贺的《赠僧》更强调了佛教的教义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莲曲二首 采兰曲 不寐 白岩僧舍 白下 白石岩 拔蒲曲 爱梅歌 促促词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好样的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紊烦 势友 自取灭亡 鼠字旁的字 此伏彼起 衣食饭碗 包含圆的成语 士字旁的字 欢呼 耳字旁的字 用计铺谋 伦物 卜字旁的字 包含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