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5:59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
嗟远宦甘微粟。惊世事,伤浮俗。
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我站在高高的亭子里,眼前的景象被惨淡的风和斜阳笼罩。
望去湘江一片渺茫,远处的楚山如千簇花团。
远处的芳草与云连成一片,霞光散落,孤雁在空中飞翔。
感叹那些骚人雅士,他们向来写的诗词,愁绪如束缚。
叹息远方的官场如同微薄的粟米,令人伤心的世事,令人痛心的浮华。
不如来一醉,忘却荣辱。
你可曾见过陶渊明归隐后,一杯酒漂浮在东篱的菊花旁。
仰望那高风,虽寂寞却能安慰人生,如同美玉一般。
吕胜已,字元甫,号子安,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风格。
此诗写于吕胜已登上长沙定王台时,表达了他对人生、官场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满江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思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开头以“危亭”和“惨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萧条的氛围,似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湘江和楚山,远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然而这种美景中却也夹杂着孤独感,正如“孤鹜”般飞翔在空中。整首诗在愁苦与美景的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陶渊明,借用其归隐后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颇为流行。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抒发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最后一句“人如玉”不仅是对人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危亭”象征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吕胜已的《满江红》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但吕胜已更偏向于隐逸生活的追求,而陆游则更集中于对现实的感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