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40
满江红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甚矣吾衰,七十载光阴虚掷。曾几度春来秋去,曦轮已仄。
脉脉徒怀尘外想,悠悠终是人间客。
忆东涂西抹少年时,嗟何及。
鸡与鹜,从争食。蚌与鹬,从夸力。
但相看一笑,马牛风隔。
长庆诗筒馀昨梦,永和禊饮成陈迹。
叹曹刘沉谢尽消亡,今谁识。
我衰老得真厉害,七十年光阴虚度了多少。曾几度春天来,秋天去,太阳的轨迹已经倾斜。
我在心中默默怀念那尘世之外的梦想,最终我还是一个人间的过客。
回忆起年轻时东奔西跑的岁月,唉,哪里还来得及呢?
鸡和鸭在争食,蚌和鹬在互相夸耀力量。
但只要相对一笑,马牛之间却是风隔千里。
长庆的诗筒中,剩下的是我昨夜的梦,永和的饮宴已成了陈迹。
感叹曹操和刘备、沉默与谢安的盛名已尽,今天还有谁能识得他们呢?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卒于康熙年间。其诗风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反映了个人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周之琦晚年,正值其反思人生、感慨时光流逝的阶段,诗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叹,蕴含着对生命脆弱的深刻体悟。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与感慨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开篇即以“甚矣吾衰”点出主题,直接而有力地表达了对衰老的感叹。接着,诗中通过“几度春来秋去”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脉脉徒怀尘外想,悠悠终是人间客”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尘世的淡然与超脱,虽然心中有着对理想的渴望,但最终仍然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的过客。后面的“鸡与鹜,从争食”则以生动的生活场景反映社会的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复杂,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
诗的最后部分通过“叹曹刘沉谢尽消亡,今谁识”,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名声的渺小,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悟,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衰老与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及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诗中提到的“鸡与鹜”主要指什么?
A. 争食的动物
B. 友好的伙伴
C. 风景优美
“叹曹刘沉谢尽消亡,今谁识”中曹刘指的是谁?
A. 曹操与刘备
B. 曹植与刘琨
C. 曹冲与刘邦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与兴奋
B. 愤怒与不满
C. 感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