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1:08
木兰花
作者: 刘鹏年 〔近代〕
东风起处花如雪,一线红墙如障列。
最难消遣是黄昏,枝上杜鹃啼欲彻。
寸心已分成尘屑,不道者番情更切。
夜深谁解微孤眠,算有水晶帘底月。
在东风吹起的地方,花瓣如同雪花一般飘落,一道红墙像是一道屏障。
最难消遣的时光是黄昏时分,树枝上杜鹃在啼叫,似乎要把夜彻底唤醒。
我的内心已经分散成细小的尘屑,无法言表的情感更加深切。
夜深人静,谁能理解我那微弱的孤独入睡,想想也只有水晶帘后明亮的月光陪伴着我。
杜鹃啼叫常被古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杜鹃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忧伤和思念。水晶帘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典雅和梦幻的意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刘鹏年是近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化。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一个春天的黄昏,诗人可能正经历着某种情感的困扰或生活的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感慨。
《木兰花》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索。开头的“东风起处花如雪”,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紧接着的“红墙如障列”则暗示了一种壁垒和隔离感,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中杜鹃的啼叫成为情感的引子,白天的繁华似乎在黄昏中逐渐消散,留下的是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寸心已分成尘屑”,诗人以这种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情感的支离破碎,难以言表的心情更是让人感到心痛。
结尾的“水晶帘底月”给这份孤独带来了一丝慰藉,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入室内,似乎在提醒诗人,纵然孤独依旧,至少还有美好存在。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在美丽与悲伤交织中的内心挣扎,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寸心已分成尘屑”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