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22
风流子(白莲)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松桂各参天。石桥下,新种一池莲。似仙子御风,来从姑射,地灵献宝,产向蓝田。曾入先生虚白屋,不喜傅朱铅。记茂叔溪头,深衣听讲,远公社里,素衲安禅。山间。多红鹤,端相久,蓦地飞去蹁跹。但蝶戏鹭翘,有时偷近旁边。对月中乍可,伴娥孤另,墙头谁肯,窥玉三年。俗客浓妆,安知国艳天然。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和桂树高耸入天的景象,石桥下新种了一池莲花。莲花宛如仙子乘风而来,仿佛从姑射山上降临,地灵之气献出珍宝,盛产于蓝田。曾经进入先生的空白屋,不喜欢那些华丽的朱红铅粉。记得在茂叔溪头,身着深衣听讲,远公社里,素衲安静地禅修。在山间,有许多红鹤,静静地停留,忽然飞起,翩翩起舞。然而,蝴蝶在鹭旁嬉戏,有时也悄悄靠近。在明月之下,偶尔可以见到,孤独的嫦娥相伴;墙头之上,谁愿意偷看那玉般的美丽,三年如一日。世俗的客人浓妆艳抹,怎能理解这天然的国色天香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静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花鸟,风格清丽,情感真挚。
《风流子(白莲)》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白莲象征着高洁、纯粹,诗人借此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交融。开篇以“松桂各参天”引入,松和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寓意高洁、长寿,展现了一种高远的情怀。接着,通过描绘新种的莲花,诗人将莲花与仙子相提并论,强调了莲花的高贵与灵动。诗中提到的“地灵献宝,产向蓝田”则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灵性和美好。
在后续描写中,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山间多红鹤”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环境,反衬出世俗的喧嚣。“墙头谁肯,窥玉三年”则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拒绝,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追求,反映了对世俗繁华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姑射”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浓妆艳抹的世俗人有何看法?
诗中描写了哪种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