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时间: 2025-05-12 07:37:07

诗句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

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7:07

原文展示: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正砾(指钟声)何所知,说法(指钟声的回响)犹咄咄(形容声音响亮)。何况在这空洞(指钟楼内部)中,谁能不被启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正砾:指钟声。
  • 说法:此处指钟声的回响。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
  • 空洞:指钟楼内部的空间。
  • 启发:受到某种事物的触动而产生新的认识或想法。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声音和空间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弟赵蕡并称“二赵”。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普宁寺钟楼下的斋室中创作,表达了对钟声和空间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居于普宁寺钟楼下的斋室时所作,通过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诗中“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描绘了钟声的响亮和回响,而“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种空间中,任何人都会受到钟声的启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钟声和空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正砾指钟声,说法指钟声的回响,咄咄形容声音响亮。这句诗描绘了钟声的响亮和回响,表达了诗人对钟声的深刻感受。
  • “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空洞指钟楼内部的空间,启发指受到钟声的触动而产生新的认识或想法。这句诗强调了在这种空间中,任何人都会受到钟声的启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钟声比作“说法”,形象地描绘了钟声的响亮和回响。
  • 拟人:将钟声拟人化,使其具有了“说法”的能力,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以及在这种空间中,任何人都会受到钟声的启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正砾:钟声的意象,象征着响亮和回响。
  • 空洞:钟楼内部的空间意象,象征着宁静和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正砾”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石头 C. 声音 D. 说法
  2. 诗中的“说法”指的是什么? A. 说话 B. 钟声的回响 C. 声音 D. 说法
  3. 诗中的“空洞”指的是什么? A. 空旷的地方 B. 钟楼内部的空间 C. 空旷的声音 D. 空旷的空间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过洞庭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对比,两者都通过声音和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中寒食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即郄拾遗之词也 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 守郡累年俄及知命聊以言志 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州民自言巴土冬湿且多阴晦今兹晴朗苦…因示寮吏 郡斋读经 玩槿花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软丢丢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等礼相亢 色字旁的字 蟠天际地 殚财竭力 比字旁的字 响玉 雀屏中选 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正不阿 谷字旁的字 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朵颐大嚼 邑字旁的字 包含斧的成语 土均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