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24
青玉案 听雨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无憀偏又黄昏雨。蕙烟冷慵添炷。梦觉罗屏秋几许。拗情难断,卷愁谁诉。心比芭蕉苦。红楼遮却摇鞭路。嫩凉夜偏孤度。依约锦云留影住。偎帘微睇,掩灯低语。忆著同听处。
这首诗表达了在黄昏时分,雨水淅沥的氛围中,作者心中满是愁苦。无奈的心情在这昏暗的雨中愈发显得沉重,似乎连蕙草的香气都变得冷清。梦醒时分,看到秋天的景色,不禁感叹情感的纠缠难以割舍,愁苦又无处倾诉。心情比那竹叶还要苦涩,红楼深深遮挡了通往外面的路,让夜晚显得格外孤独。恍惚间,似乎在锦云的映衬下留下了影子,轻轻依偎在帘子边,低声细语,回忆起曾经一起听雨的情景。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其诗词风格多情而细腻,往往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在当时文人中颇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为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纠结,作品多反映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青玉案 听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细腻的词作,整体氛围萧瑟而又富有诗意。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雨夜中的孤独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雨声如同心中的惆怅,伴随着秋天的气息,勾起了无尽的思绪。通过“梦觉罗屏秋几许”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情感的无奈。此时的“拗情难断”正是心中苦涩的真实写照,难以自拔的情感让人感到无助。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雨、夜、红楼、锦云等元素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通过“依约锦云留影住”,诗人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梦境般的感觉,使得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愈加深厚。最后一句“忆著同听处”则如点睛之笔,既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情感无奈的叹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憀偏又黄昏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依约锦云留影住”中的“锦云”象征什么?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