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5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58:32
木兰花(晏观文画堂席上·般涉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檀槽碎响金丝拨。
露湿浔阳江上月。
不知商妇为谁愁,
一曲行人留晚发。
画堂花入新声别。
红蕊调高弹未彻。
暗将深意语胶弦,
长愿弦丝无断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檀槽的轻声响起,金丝琴弦被拨动,月光洒在浔阳江上,露水湿润了河面。诗人感叹,不知道那位商妇为何愁苦,或许是因为一曲音乐让行人留连忘返。画堂中,花瓣随新曲飘落,红色的花蕊调高了音调,但仍未完全奏尽。暗自将心中深意寄托于琴弦,希望琴声能够长久不绝。
张先,字致和,号江洲,宋代著名词人及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婉约动人、清新秀丽著称,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
这首《木兰花》创作于张先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描写,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写的词作,诗人在乐声中引发无限遐思。开篇“檀槽碎响金丝拨”展示了乐器的轻盈与细腻,似乎在描绘一个优雅的音乐场景。接着,月光与露水的意象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深邃。
“不知商妇为谁愁”一句,诗人通过“商妇”这一形象,传达了对他人情感的关注与思考。商妇的忧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也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整首诗更具共鸣。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深情的追求与期望,愿琴声能够长久不绝,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永恒追求。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音乐的热爱,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音乐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深情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在孤独夜晚中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思考。
“檀槽碎响金丝拨”中的“金丝”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丝线
B. 乐器的琴弦
C. 货币
D. 装饰品
诗中提到的“商妇”主要是指什么?
A. 从事商业的妇女
B. 农民
C. 文人
D. 画家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对音乐的热爱与情感的追求
C. 自然景观的描写
D. 战争的悲惨
与同样描绘音乐与情感的柳永《雨霖铃》相对比,张先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柳永则表现出更为深沉的忧伤情感。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