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23
飞楼压城城跨野,黄河逶迤避条华。
城南鸟道拱高岩,入谷车箱不容马。
解鞍初步石苔青,细泉鸣遶竹间亭。
肩舆直上十八折,维以采丝双巨緪。
我行枉矢复蛇蹙,三步一呼劳我仆。
前旌已作鹤穿云,后队方如蚁缘木。
千条倒涧淙大壑,百丈层冰冻垂瀑。
无云而云苍翠横,无风而风{乔亢}{虛亢}声。
崖穷东转路忽平,长杨老柏森成城。
朱栏碧砌上窈冥,莲花三峰只对面。
仙人玉女如相迎,却临北岭望吾郭。
万瓦一垤令人惊,孔侯翛然顾我语。
高真之居隔风雨,下视人寰如此许。
此中岂但蛮触微,千古纷争几是非。
我言人处世,此见释氏义。
人食地上谷,足固不离地。
我今正在阿堵中,与君安得生两翅。
却忆隋文驾六龙,意比姬满朝河宗。
当时万骑留山麓,登临已卷长江东。
翠微宫里亦如此,依然古殿对乔松。
何况山中携妓裴御史,犹唱当时霜月空。
与君江南厌山水,香垆双剑俱梦中。
异乡同宦对绝景,令我不指东飞鸿。
立戒兵厨酿春酒,要看雪尽山花红。
不须堕泪似羊守,且可骑马同山公。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23
飞楼压城城跨野,黄河逶迤避条华。
城南鸟道拱高岩,入谷车箱不容马。
解鞍初步石苔青,细泉鸣遶竹间亭。
肩舆直上十八折,维以采丝双巨緪。
我行枉矢复蛇蹙,三步一呼劳我仆。
前旌已作鹤穿云,后队方如蚁缘木。
千条倒涧淙大壑,百丈层冰冻垂瀑。
无云而云苍翠横,无风而风乔亢虢。
崖穷东转路忽平,长杨老柏森成城。
朱栏碧砌上窈冥,莲花三峰只对面。
仙人玉女如相迎,却临北岭望吾郭。
万瓦一垤令人惊,孔侯翛然顾我语。
高真之居隔风雨,下视人寰如此许。
此中岂但蛮触微,千古纷争几是非。
我言人处世,此见释氏义。
人食地上谷,足固不离地。
我今正在阿堵中,与君安得生两翅。
却忆隋文驾六龙,意比姬满朝河宗。
当时万骑留山麓,登临已卷长江东。
翠微宫里亦如此,依然古殿对乔松。
何况山中携妓裴御史,犹唱当时霜月空。
与君江南厌山水,香垆双剑俱梦中。
异乡同宦对绝景,令我不指东飞鸿。
立戒兵厨酿春酒,要看雪尽山花红。
不须堕泪似羊守,且可骑马同山公。
这首诗描绘了栖岩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心境的变化。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瞰城市,黄河蜿蜒而过。城南的小路如鸟道般弯曲,车子无法进入山谷。解下马鞍,步履轻盈地走在青苔上,细水潺潺环绕着竹亭。肩舆一路向上,经过十八个弯道,我的行程就像蛇一样蜿蜒,不时呼唤仆人。前方的旌旗像鹤一样穿云而去,后面的队伍则像蚂蚁攀附在树干上。千条溪流汇聚成大壑,百丈冰冻悬挂成瀑布。没有云而云彩苍翠,没风却感觉到了风的高亢。山崖尽头路突然平坦,苍翠的杨树和古老的柏树形成了屏障。朱栏和碧砌之间显得幽深,三座莲花峰矗立在面前。仙人和玉女似乎在迎接我,然而我只是站在北岭,遥望自己的家乡。万瓦房屋的景象令人惊叹,孔侯似乎在与我交谈。高真之居所隔绝了风雨,从高处俯瞰人间,真是如此渺小。这其中不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历史纷争又有多少是非。我说人应当如何处世,这正是释氏的教义。人们在土地上耕作,脚踏实地。我如今身处于这片土地,与君何以生出双翅?不禁回忆起隋文皇驾着六龙,意比姬满朝的盛况。当时成千上万的骑士驻留在山脚,登高望远已卷起长江东流。翠微宫里也是如此,古老的殿宇依旧矗立在高大的松树之间。何况山中还有携妓的裴御史,犹唱当时的霜月空。与君在江南厌倦山水,香垆双剑皆在梦中。异乡的同僚面对绝美的景色,令我不禁指向东飞的鸿雁。立下禁令不得饮酒,要看雪融后山花盛开。不必像羊一样流泪守望,且可骑马陪伴山中的人。
晁补之(约1050-1120),字希夷,号希声,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高远。
这首诗创作于晁补之游览栖岩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和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其华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吸引了读者。诗人在描写栖岩寺周围山水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事纷争的思考。开篇通过"飞楼压城"等句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中的静谧与悠远。诗中多次运用对比,如“前旌已作鹤穿云,后队方如蚁缘木”,展现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世间的渺小。
在哲学层面,诗人通过“此中岂但蛮触微,千古纷争几是非”反思历史与人生,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释然。最后,诗人用“且可骑马同山公”来强调一种洒脱与从容的态度,突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纷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栖岩寺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飞楼”指的是什么?
“前旌已作鹤穿云”中的“鹤”象征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之美,但更多地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豪放的个性,而晁补之则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诸多哲理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