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8:22
病中决归计,预以书报家。
妻儿怀征人,夜夜占灯花。
不望印悬肘,不希金满车。
妻愿见阿夫,儿愿见阿耶。
骨肉苟得完,长饥又何嗟。
宁知忽弃捐,旅魂栖天涯。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病重之人对归家的思念与无奈。他在病中做了归乡的打算,提前写信告诉家人。妻儿在思念他,夜夜点燃灯火等待他归来。他并不奢望获得官印,也不渴求金银财宝。妻子希望能见到丈夫,儿子渴望能见到父亲。只要一家人团聚,哪怕再饥饿也无所谓。谁能知道他被迫离家,漂泊在异乡的心情呢?
刘岩,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家庭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作者身处病重之时,心中对家的思念愈发浓烈,表达了对妻儿的牵挂与无奈。社会动荡、离乱的背景下,游子常常身不由己,陷入对故土与亲人的深切怀念。
《挽徐泰初 其一》是一首情感充沛的诗,诗人以病重为起点,描绘了他对归家的渴望与对家庭的深切思念。整首诗以平实却感人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病重时的孤独与无助。诗中的“妻儿怀征人,夜夜占灯花”句,形象地表现出妻儿在夜间等待的心情,营造出一种深深的思念氛围。诗人不求金银财宝,只愿与家人团聚,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物质的淡泊。最后两句“宁知忽弃捐,旅魂栖天涯”更是点明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归属感的失落,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以思乡与对家庭的深切情感为主题,表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物质的淡泊。
诗中“妻愿见阿夫”,阿夫指的是谁?
A. 妻子
B. 丈夫
C. 儿子
诗人不希望获得的是什么?
A. 官职
B. 金银
C. 爱情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思乡与亲情
C. 物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