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6:33
贞牟书事
作者: 陈与义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
仲春水不丽,禽鸣清昼风。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留侯在辟谷的岁月里,汉朝的鼎盛已成历史。子真(指张良)虽然有过高超的智慧与谋略,却不再卖弄自己的才华,淡然隐居于市井之间。神仙并不是与常人有多大不同,他们本质上都是英雄。对于世事的关心与放弃,何必拘泥于相同的选择。我眷恋这贞牟的山野,想要在此安静地度过我的余生。苍山在雨中显得高耸,草溪旁的景色丰盈。仲春的水流虽不如夏日那样美丽,但鸟鸣声在清风中却显得格外动听。祸福相依,如同一根绳子的两端,解开后反而显得身心轻松。荣耀与富贵其实并不值得追求,孤独与贫穷也不必害怕。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85-1135),字义父,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以清新高远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在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思考个人的处世哲学,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贞牟书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留侯和子真,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光辉与隐退后的平淡,暗示了成功与名利的无常。接下来的“神仙非异人”,则引出了一种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英雄的理解,认为他们并非特例,而是常人中的佼佼者。
在诗的中段,作者对世事的抚摸与放弃进行反思,展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贞牟的山野为其提供了宁静的栖息之所,诗人希望在此安度余生。此处的自然描写,苍山、雨、草溪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结尾处,作者点明了荣华与寂寞的关系,认为荣华并不等同于贵重,寂寞也并非贫穷。这里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珍视内心的宁静,超越表面的浮华。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贞牟书事》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留侯”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荣华信非贵”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