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2:42
原文展示:
先生明经今蔡义,念佛仍师大势至。
食菜不待周颙书,要断贪杀兼自卫。
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
先生种福我无祸,成佛定是同功人。
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
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
白话文翻译:
老师明白经义,如今的蔡义,念佛依然是大势至。
吃菜不必仰赖周颙的书籍,要断绝贪欲与杀戮,也要自我防卫。
颜回一生都在拾取落尘,而蓼虫在食蓼时却忘记了它的辛苦。
老师种下的福气让我无灾无祸,成佛的人定是有同样的功德。
两首诗的戒言让人感到非常刻苦,甘愿为黄鸡啄食秋天的黍米。
从今以后只见懒散的残芋,不敢再去尝试鉴别虚假的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佛教为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心中渴望宁静与智慧,诗中流露出对佛教思想的追求,以及对贪欲与杀戮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陈与义的《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以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贪欲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念佛仍师大势至”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也突显出其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对于“食菜不待周颙书”的表述,诗人强调了自我修行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追求精神境界时,不必依赖外在的学识和名声。
同时,诗中提到的“颜回平生拾堕尘”与“蓼虫食蓼忘其辛”则通过历史典故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传达了人应当如同颜回般谦卑,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在结尾部分,诗人通过“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进一步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警惕,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简单的生活,不要追求虚幻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反对世俗贪欲,倡导简朴和道德修养,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崇敬与实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哲理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颜回”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a. 孔子的弟子
b. 汉朝皇帝
c. 南宋诗人
诗中强调的“要断贪杀兼自卫”主要表达什么思想?
a. 追求名利
b. 节制欲望
c. 保持沉默
诗的最后一句“不敢求尝鉴虚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物质
b. 对虚假生活的警惕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