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见梅花六言

《不见梅花六言》

时间: 2025-05-01 07:46:21

诗句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

想得苍烟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6:21

原文展示:

不见梅花六言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想得苍烟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荆楚地区的岁时变迁后,今年却没有看到梅花的失落之情。他想到了那苍茫的烟雾,仿佛在玉立的山间,隐匿着江边的人家。

注释:

  • 荆楚: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包括湖北和湖南。
  • 岁时:指一年中的季节和节令。
  • 苍烟:形容烟雾的颜色,苍茫的感觉。
  • 玉立:指高洁而挺拔,像玉石一样美丽的姿态。
  • 江上人家:指的是靠近江边的居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约1040-1110),字仲明,号陶山,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受到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建立之初,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使人们感到失落。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梅花的缺席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切的情感。诗的开头“荆楚岁时经尽”直接点出时节的流逝,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冷漠。接着,诗人以“今年不见梅花”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和梅花的惋惜,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而它的缺失则让人感到失落和孤独。

“想得苍烟玉立”一句,诗人运用想象,描绘出一种高洁的意象,苍烟与玉立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朦胧,又有人文的高雅。最后一句“都藏江上人家”则将这种美丽的意象与人家相联系,似乎在暗示即使在自然的美景中,也隐藏着人世的浮沉与无奈。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楚岁时经尽:荆楚地区的季节已经过去,暗示时间流逝。
  2. 今年不见梅花:感叹今年未能见到梅花,表达失落之情。
  3. 想得苍烟玉立:想象中苍茫的烟雾和高洁的山峦,描绘出一种优美的意象。
  4. 都藏江上人家:美好的景象和江边的人家联系在一起,暗示生活的复杂与隐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烟玉立”使自然景象具象化,赋予其高雅的特点。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平衡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缺失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好,代表春天的希望。
  • 苍烟:象征着朦胧的景象,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
  • 玉立:象征着高洁与优雅,体现了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2. 诗中“今年不见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3. “苍烟玉立”中的“玉立”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高洁的山
    C. 人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多强调梅花的坚韧和不屈,而陈与义的《不见梅花六言》则透出一种对失去的感慨和孤独的心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积极向上,后者则显得更加沉思和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梅花的文化寓意与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古宫词十首 晚意 采荔二绝 宿山中十首 杂咏一百首·列子 哭日老二首 即事十首 杂咏一百首·澄公 挽汪守宗博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浸害 韭字旁的字 愤不顾身 洋为中用 鼠字旁的字 煽引 报结尾的成语 好恶同之 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欝纡 邑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包含止的成语 美味佳肴 包含谋的词语有哪些 进授 精贯白日 临危自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