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10:08
送吴十九往沅陵
沅江流水到辰阳,
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
明年春水共还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朋友吴十九前往沅陵的情景。沅江的水流向辰阳,正值溪口相逢之际,君子你在驿道上行程遥远。远方的贬谪者又有谁能理解那种期盼雷雨来临的心情呢?等明年的春天,水流再一次回归故乡时,愿我们能再相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远谪”一词暗示了古代士人的命运多舛,往往因政治原因被贬到偏远地区。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白,号子晏,唐代著名诗人,以七言绝句闻名,尤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王昌龄送别好友吴十九前往沅陵之际所作,表现了他的友情和对朋友前途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王昌龄的《送吴十九往沅陵》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深意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的无限思念。诗的开头“沅江流水到辰阳”,以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沅江的流水情景,展现了流动的时间和空间,给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感觉。接着“溪口逢君驿路长”,表达了作者在溪口与朋友相逢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朋友的旅途遥远,隐含着对友人的关切。
“远谪谁知望雷雨”一句,诗人用“远谪”这个词,勾勒出一种悲怆的氛围,表达了对朋友在外漂泊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而“明年春水共还乡”则充满了期盼,仿佛在暗示着希望和重聚的美好愿景,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理想的送别场景,表现了王昌龄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厚,令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送吴十九往沅陵》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昌龄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沅江”是指哪条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沅江
D. 赣江
“明年春水共还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朋友的祝福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送别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衬托人情和离别的感伤。两首诗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离别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