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53
西园
王守仁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
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
这座小园子虽不满一亩,却种满了蔬菜花卉。
小溪流淌,不用瓮来浇灌;修补篱笆,以防猪来践踏。
杂草稍微焚烧和割除,清晨的雨水在昨夜停歇。
新叶在阳光下闪耀,夜间的花朵也悄然绽放。
放下锄头,暂时躲避阴影,翻开旧书,悠闲地阅读。
倦了就枕在竹下的石头上,醒来时望见松间的明月。
起来在园中闲步,吟唱着随意的歌谣,
晚上在檐下小酌,醉了时便在草地上安然入睡,
竟忘了和邻居老翁道别。
作者介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创立了“心学”,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守仁晚年,反映他在隐居时的田园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他选择远离喧嚣,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平和。
《西园》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清新的小园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前四句主要描绘园中的景象,既有蔬菜的丰收,又有小溪的流淌,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气息。接下来的几句则是作者的生活状态,放下锄头,拿起书本,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对闲适生活的珍视。最后几句则是对自然的深情告白,既有对月色的沉醉,也有对与邻居老翁的淡淡遗忘,流露出一种恬淡与洒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优美流畅,更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充实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王守仁哲学思想中的“心灵自由”与“道德自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意象的生动性。例如“清雨夜来歇”与“放锄息重阴”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静谧与忙碌的交替。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王守仁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反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他心学中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王守仁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蔬卉”指的是什么?
诗人晚上在檐下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