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3
挂席下长沙,瞬息百馀里。
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
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
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龃龉。
暝泊后江湖,萧条旁罾垒。
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
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
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指。
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
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泪。
篙桨不得施,丁夫尽嗟噫。
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
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
众意在必济,粮绝亦均死。
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
虎怒安可撄?
志同稍足倚。
桃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沚。
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
逡巡缘沚湄,迤逦就风势。
新涨翼回湍,倏忽逝如矢。
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
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
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
济险在需时,徼幸岂常理?
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3
挂席下长沙,瞬息百馀里。
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
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
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龃龉。
暝泊后江湖,萧条旁罾垒。
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
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
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指。
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
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泪。
篙桨不得施,丁夫尽嗟噫。
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
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
众意在必济,粮绝亦均死。
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
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
桃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沚。
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
逡巡缘沚湄,迤逦就风势。
新涨翼回湍,倏忽逝如矢。
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
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
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
济险在需时,徼幸岂常理?
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途中遇到的种种险阻和对同伴的关心。诗人从长沙出发,舟行百余里,却因风浪困于沅江,船只几乎倾覆。夜晚降临,孤舟在波涛中摇晃,诗人忧心忡忡。即便在恶劣的天气中,诗人仍然想着同胞,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困境的无奈。即使面临险境,诗人希望众人齐心合力渡过难关。
王守仁(1472-1529),字宗道,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心学”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王守仁南下途中,因天候恶劣而滞留湖泊。诗中反映了他对船行艰难的感慨与对同胞的关心,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天心湖阻泊既济书事》是一首充满艰辛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舟行的险阻与风雨,展现了在困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同伴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特别是在描写夜晚的波涛和暴风雨时,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和不安。同时,诗中反复提到的“同胞”二字,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王守仁在面对自然的威胁时,不仅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态度,也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强调在困难时刻大家应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与坚持,强调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诗中提到的“蛟鼍”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水中生物
C. 一种植物
诗人在舟行中表达了对谁的关心?
A. 自己
B. 同胞
C. 船夫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旅行的乐趣
B. 团结与坚韧
C. 自然的美丽
王守仁与李白的诗作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表现人道主义精神,而李白则常通过豪放的个性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