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6:15
《婆罗门引 病中对菊》
作者:张之翰 〔元代〕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
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
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
微雨后一笑相看。
当窗前有菊花,几年未曾一起享受这份清欢。
偶尔乘兴南去游玩。
却想起在都城自己种下的菊花,谁来保护它们免受霜寒侵袭?
正值闰月的秋天,菊花尚未完全开放。
在宦海浮沉中,最难的就是分离。
并不是没有遇到蓓蕾,早已凋零残败。
今年的好时光,正好是花儿在重阳节前绽放,来慰藉我生病的面容。
微雨过后,我们相视一笑。
作者介绍:张之翰,元代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生病期间,借菊花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亲情的思念。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清雅,诗人通过对菊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情感。
《婆罗门引 病中对菊》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病中的孤独与思考。开头的“当轩有菊”引入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带有一种清幽的气息,暗示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几年来未曾享受的“清欢”,不仅是对菊花的怜惜,也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省。
在“偶然乘兴南旋”一语中,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与不舍。南旋暗示着一种旅行的快乐,然而回到现实,想到“都城手种”,却又感到一种无奈,体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谁兴护霜寒”,展示了诗人对菊花的担忧,也暗示了自己在病中对友情和关爱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将个人的病痛与菊花的盛开相结合,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尤其是“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传达出一种生病时的乐观情绪,菊花在重阳节近开,仿佛在鼓励诗人,给予他慰藉。
整首诗融合了对菊花的热爱、对生病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细腻而真实,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在生病时对生命的思考,借助菊花的生长与死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之翰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梅花
“宦游最难”中“宦游”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官场生活
C. 读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之翰的《婆罗门引 病中对菊》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涉及孤独与思考,但张之翰更倾向于生病时的感悟,而李白则是酒中畅谈的洒脱。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诗词的美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