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19
门前一径长寒莎,耳冷不闻车马过。
疏竹有风堪待月,空庭无雀可张罗。
道心自觉闲中得,懒性还从病后多。
回首西城望诗老,此心此性复如何。
在我家门前,一条小路上长满了寒冷的野草,耳边静得连车马经过的声音都听不到。稀疏的竹林在微风中摇曳,等着明月的降临;而空荡荡的庭院里,没有鸟儿可以嬉戏打闹。心灵的觉悟在闲适中得到,而懒惰的性情却是在生病后愈发显露。回首西城,望着我曾经的诗情,只是这一颗心、这一性情,究竟又会如何呢?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升,号浑斋,宋代诗人,性情淡泊,擅长写风景和抒情诗,作品多反映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令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思考与对自身性情的反省。
《闲居奉寄几道》体现了王令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观察。诗中以“门前一径长寒莎”开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寒冷的庭院图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着,通过“耳冷不闻车马过”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无比遥远。
“疏竹有风堪待月,空庭无雀可张罗”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夜晚的期待,同时也暗示出一种孤独的境遇。此时的王令,似乎在追求一种内在的宁静与道理,而这份宁静却又因“懒性还从病後多”而显得不够坚定,反映出他心中对自身状态的无奈与自省。
最后两句“回首西城望诗老,此心此性复如何”则是全诗的升华,表达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我心性的思考,留给人无限的遐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身性情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耳冷不闻车马过”表达的情感是:
“回首西城望诗老”中的“西城”可能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