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35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祗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半生以来我诵读您流传的诗篇,心中常常惋惜遗漏了许多。谁曾想到这二千五百二十四首诗,竟然在一瞬间都被我获得了。高大的松树在山谷间经风雨洗礼而显得苍老,春天的花朵在碧绿的草丛中绽放得娇艳动人。如今我满怀忠诚和愤懑,白发将至,但四海之内人们只推崇口才出众的人。有这样的文章,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世间万事本就悠然自得。难道你未曾见过李白和杜甫的千古名声不衰,难道他们不胜过那些公侯吗?
徐文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与陆游等人相交往,风格上受传统古诗影响,注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此诗是对陆游的诗篇及其精神的回应,表达了对诗歌传承的珍视与对忠诚理想的坚持。诗中流露出对历史与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陆游诗作的深厚情感,开篇即表达了对陆游诗歌的诵读与传承的热爱。作者在“半生诵公流传诗”中,表现出自己对陆游作品的尊崇与珍惜,然而心中又有遗憾。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用自然景象如“长松”、“春花”来映衬诗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与宁静的心态。诗中提及李白与杜甫,强调了文学名声的长久与影响力,并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价值所在。
整首诗表达了对诗歌与文学的热爱、对忠诚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作者借用陆游的诗歌,阐述了文学的价值与精神的传承。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诗中“忠愤欲白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徐文卿与陆游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徐文卿的诗歌虽不如陆游广为人知,但在文学传承和对理想的追求上,二者有着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