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洞岩

《游洞岩》

时间: 2025-04-29 13:57:42

诗句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42

游洞岩

原文展示: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

白话文翻译:

骑马来到洞岩,远离尘嚣的烟云,
夜晚与云朵一同栖息。
在窗前弹琴,微弱的月光挂在茂密的树木上。
清晨我沿着岩石的小路而行,
一条小溪伴随着清澈的绿色。
路到尽头进入其中,溪水流淌穿过山腹。
岩石的开口似乎是天设的,
乱石之中让人怀疑有鬼神潜伏。
这水从何而来,竟然如此清澈透亮。
岩前有位野僧居住,
空谷中种满了桃树。
可惜我已错过了花期,
再也闻不到芳香的花气。
我心中向往青霞的志趣,
不愿受到世俗的侮辱。
老来只在三间茅屋中,
这山似乎可以让我安居。

注释:

  • 跨马:骑马,表示出行。
  • 绝风烟:远离世俗的纷扰。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晓行:清晨出行。
  • 溪流贯山腹:溪水穿过山的中心。
  • 岩开类天设:岩石的开口像是天意所设。
  • 石乱疑鬼伏:石头杂乱让人怀疑有鬼神存在。
  • 莹心目:清澈的水映入眼中。
  • 野僧:隐居的和尚。
  • 芳时:花开的时节。
  • 青霞:指高远的理想。
  • 红尘辱:世俗的污浊与侮辱。
  • 兹山疑可卜:这座山似乎可以让我居住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文卿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他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游洞岩》创作于徐文卿的一次山水游历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在宋代,许多文人都向往隐逸生活,追求诗意栖居。

诗歌鉴赏:

《游洞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徐文卿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开头几句描绘骑马途中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由感。接着,他通过弹琴、月光、溪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切向往。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这一句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岩石的险峻与神秘,仿佛这里有神灵的守护。诗中对水源的思考则引发出哲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源的追问。随后,描写野僧与桃树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诗人感慨自己已错过花期,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清高与不屈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跨马绝风烟:骑马行走,远离了尘世的烦恼和喧嚣。
  2. 夜与云俱宿:夜晚与云朵一起栖息,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3. 弹琴向窗间:在窗边弹琴,增加了生活的雅致。
  4. 微月挂森木:微弱的月光挂在茂密的树木上,渲染出静谧的夜色。
  5. 晓行岩上路:清晨走在岩石的小路上,展现出早晨的清新。
  6. 一溪缘净绿:小溪环绕着清澈的绿色,充满生机。
  7. 路穷入其中:路到尽头进入山中,增强神秘感。
  8. 溪流贯山腹:溪水流过山的内部,形成独特的景象。
  9. 岩开类天设:岩石的开口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充满哲理。
  10. 石乱疑鬼伏:乱石之中让人怀疑有鬼神潜伏,增添神秘气氛。
  11. 水从何自来:思考水的来源,引发哲理的思考。
  12. 乃尔莹心目:水的清澈映入眼中,象征纯净的心灵。
  13. 岩前野僧居:岩前有位隐居的和尚,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
  14. 种桃满空谷:桃树在空谷中生长,象征自然的生机。
  15. 惜已过芳时:感叹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充满惋惜。
  16. 不见花芬馥:再也闻不到花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遗憾。
  17. 平生青霞志:心中向往高远的理想,不愿受世俗的束缚。
  18. 耻受红尘辱:对红尘的厌倦,表现出高洁的情操。
  19. 老我茅三间:老了只愿住在三间茅屋中,追求简朴的生活。
  20. 兹山疑可卜:这座山似乎可以让我安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岩开类天设”,将自然景象与天意相联系,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如“水从何自来”,赋予水以思考,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渴望隐逸、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出行。
  • :象征宁静与美好。
  • 溪流:象征生命与自然的流动。
  • 岩石:象征险峻与神秘。
  • 桃树: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生机。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跨马绝风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C. 对金钱的追求
    • D. 对名利的渴望
  2. 诗中提到的“岩前野僧居”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权力
    • B. 隐逸生活的理想
    • C. 对世俗的妥协
    • D. 渴望名声
  3. 诗中“惜已过芳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乐观
    • C. 对现在的满足
    • D.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游洞岩》均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前者通过问答形式展现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哲理,而后者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食牛尾狸 明秀堂松 食笋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郑侍郎招赏瑞香感旧有作 寓居吴兴 似贤斋竹 长淮有感 食酥二首 何德器寄道州怪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富有天下 末涓 明尚夙达 爿字旁的字 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栏 钦命 绞丝旁的字 处易备猝 一隅之见 戚姻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彐字旁的字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色字旁的字 威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