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5:59
原文展示:
示儿 其二 谢枋得 〔宋代〕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 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 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历史的兴衰更替我心中有数,家族的消息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自古以来,圣贤哲人中少有才华横溢的才子,而在乱世中,英雄多是那些有义气的人。 像陶渊明和杜甫那样的人能够自我解脱,而像诸葛亮和王猛那样的人则让人感到悲哀。 我只担心在修改金根字时出错,哪里还需要用城南的劝学诗来劝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对儿子的教诲,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写给儿子的,旨在教导儿子认识历史的兴衰,理解家族的责任,并鼓励他在乱世中保持义气和智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教诲。诗中,“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家族命运的关切。“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一句,对比了圣贤与才子、乱世与英雄,强调了在乱世中保持义气的重要性。“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一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智慧和忠诚的赞美。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文字工作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劝学诗的轻视,显示了他对实际工作的重视和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教导儿子认识历史的兴衰,理解家族的责任,并在乱世中保持义气和智慧。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智慧和忠诚的赞美,以及对实际工作的重视和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靖节”和“少陵”分别指谁? A. 陶渊明和杜甫 B. 李白和杜甫 C. 王维和李白 D. 苏轼和黄庭坚
诗中“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圣贤中少有才华横溢的才子,乱世中英雄多是有义气的人。 B. 圣贤中多有才华横溢的才子,乱世中英雄少是有义气的人。 C. 圣贤和才子都少,乱世中英雄多。 D. 圣贤和才子都多,乱世中英雄少。
诗中“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一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文字工作的谨慎态度和对劝学诗的轻视。 B. 对文字工作的轻视和对劝学诗的重视。 C. 对文字工作和劝学诗都持谨慎态度。 D. 对文字工作和劝学诗都持轻视态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