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示儿 其二

《示儿 其二》

时间: 2025-05-03 19:35:59

诗句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

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

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5:59

原文展示:

示儿 其二 谢枋得 〔宋代〕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 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 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历史的兴衰更替我心中有数,家族的消息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自古以来,圣贤哲人中少有才华横溢的才子,而在乱世中,英雄多是那些有义气的人。 像陶渊明和杜甫那样的人能够自我解脱,而像诸葛亮和王猛那样的人则让人感到悲哀。 我只担心在修改金根字时出错,哪里还需要用城南的劝学诗来劝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古兴亡:指历史的兴衰更替。
  • 一家消息:指家族或家庭的消息。
  • 圣哲:指古代的圣贤哲人。
  •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
  • 世乱:指乱世。
  • 义儿:指有义气的人。
  • 靖节:指陶渊明,因其有“靖节先生”之称。
  • 少陵:指杜甫,因其有“少陵野老”之称。
  • 孔明:指诸葛亮。
  • 王猛:指王猛,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年的政治家、军事家。
  • 金根字:指重要的文字或文献。
  • 城南劝学诗:指劝人学习的诗。

典故解析:

  • 靖节少陵:指陶渊明和杜甫,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以高洁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
  • 孔明王猛:指诸葛亮和王猛,两人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对儿子的教诲,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写给儿子的,旨在教导儿子认识历史的兴衰,理解家族的责任,并鼓励他在乱世中保持义气和智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教诲。诗中,“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家族命运的关切。“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一句,对比了圣贤与才子、乱世与英雄,强调了在乱世中保持义气的重要性。“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一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智慧和忠诚的赞美。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文字工作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劝学诗的轻视,显示了他对实际工作的重视和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古兴亡我自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显示了他的历史智慧和家族责任感。
  2. “一家消息又何疑”:诗人对家族的消息充满信心,认为没有必要怀疑。
  3. “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诗人对比了圣贤与才子、乱世与英雄,强调了在乱世中保持义气的重要性。
  4.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智慧和忠诚的赞美。
  5. “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诗人表达了对文字工作的谨慎态度,以及对劝学诗的轻视,显示了他对实际工作的重视和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圣贤与才子、乱世与英雄,强调了在乱世中保持义气的重要性。
  • 引用:诗中引用了陶渊明、杜甫、诸葛亮和王猛等历史人物,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教导儿子认识历史的兴衰,理解家族的责任,并在乱世中保持义气和智慧。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智慧和忠诚的赞美,以及对实际工作的重视和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古兴亡:历史的兴衰更替,象征着历史的循环和变迁。
  • 圣哲:古代的圣贤哲人,象征着智慧和道德。
  • 才子:有才华的人,象征着才华和创造力。
  • 世乱:乱世,象征着动荡和挑战。
  • 义儿:有义气的人,象征着忠诚和勇气。
  • 金根字:重要的文字或文献,象征着知识和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靖节”和“少陵”分别指谁? A. 陶渊明和杜甫 B. 李白和杜甫 C. 王维和李白 D. 苏轼和黄庭坚

  2. 诗中“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圣贤中少有才华横溢的才子,乱世中英雄多是有义气的人。 B. 圣贤中多有才华横溢的才子,乱世中英雄少是有义气的人。 C. 圣贤和才子都少,乱世中英雄多。 D. 圣贤和才子都多,乱世中英雄少。

  3. 诗中“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一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文字工作的谨慎态度和对劝学诗的轻视。 B. 对文字工作的轻视和对劝学诗的重视。 C. 对文字工作和劝学诗都持谨慎态度。 D. 对文字工作和劝学诗都持轻视态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谢枋得的《示儿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但谢枋得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教诲。
  • 谢枋得的《示儿 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但谢枋得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家族责任的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作,是研究谢枋得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多首诗作,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多首诗作,是研究陶渊明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清溪道中 鹧鸪天四首 其一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其十 鹧鸪天 其四十 鹧鸪天·乙酉1945吴陵旅次 鹧鸪天 其六十四 鹧鸪天 其一 读启宇词 鹧鸪天 牡丹为雨所败 鹧鸪天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应是 动辄得咎 棼煴 贴脸 亠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革旧维新 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蛋的词语有哪些 吝顾 草字头的字 满园春色 青字旁的字 泛驾之马 锦衣玉食 凤孤鸾只 包含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