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5:36
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蔕上香。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突然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头上的白发,就像霜一样;而手挽的树木,竟没有一根花香在上面。春天的愁苦已经堆积如万斛之多,偏偏又让我细细品味加增了愁绪。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入诗,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天,诗人与自然的联系愈发紧密,但也感受到衰老与愁苦的交织,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衰老的无奈。开头的“整冠忽见镜中霜”,用镜子中的自己提醒了诗人衰老的现实,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和忧虑。接下来的“挽树浑无蔕上香”,则是对春天失去生机的感慨,树木没有花香,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似乎也在逐渐消逝。最后一句“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则是将内心的愁苦比作万斛的酒,难以承载,更是不断增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美与内心的愁苦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情感更加深刻而动人。诗中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主题围绕着衰老与愁苦,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还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镜中霜”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挽树浑无蔕上香”表达了什么?
诗中春愁的比喻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