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6:04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作者: 杨万里
栖鹊无阴庇湿衣,
行人仄伞避斜丝。
船兵归後轿兵去,
独立淮河暮雨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黄昏场景。雨中的乌鹊没有遮蔽,浑身湿透;行人们则倾斜着伞,躲避着细细的雨丝。船上的水手已经归来,轿夫也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在淮河边,面对着暮色中的细雨。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兼具情感与哲理,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景象,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此时的淮河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诗人可能在旅行中写下了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自然中独立思考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雨后黄昏的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场景。诗中首先以“栖鹊无阴庇湿衣”引入,形象地展现了雨中乌鹊的无助状态,营造出一种雨水淋漓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湿漉漉的空气和鸟儿的困境。接着“行人仄伞避斜丝”描绘了行人在雨中打着斜伞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雨中的各种姿态,既体现了生活的琐碎,又隐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而后两句“船兵归後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则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随着天色渐暗,周围的人都已离去,留下他独自一人在淮河边,面对此时的雨景,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栖鹊”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独立在何处?
“行人仄伞避斜丝”中的“仄伞”指的是什么?
答案: 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