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时间: 2025-04-27 09:50:32

诗句

谪仙下笔不曾休,句似金盘柘弹流。

我欲将渠卜邻著,对披蓑笠刺渔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2

原文展示

谪仙下笔不曾休,
句似金盘柘弹流。
我欲将渠卜邻著,对披蓑笠刺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谪仙(被贬的仙人)在写作时从未停歇,他的句子就像金盘上弹奏的乐曲那样流畅。我想要像他那样,成为一位渔夫,穿着蓑衣和斗笠,划着渔舟。

注释

  • 谪仙:被贬的仙人,指诗人自谦的说法。
  • 金盘:比喻华丽的乐器。
  • 柘弹:柘木制成的乐器,象征优美的音律。
  • 卜邻著:卜邻,表示预测邻近的事物;著,表示来临或靠近。
  • 蓑笠:蓑衣和斗笠,渔民常用的打扮,象征生活的简朴和隐逸。

典故解析

“谪仙”常常用来形容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谦,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古代文人常以渔夫作为理想的隐士生活象征,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作品清新自然,常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以“谪仙”自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在“谪仙下笔不曾休”中,他以“谪仙”自谦,表明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懈努力。接着以“句似金盘柘弹流”描绘了其诗句的优美流畅,显示出诗人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和对艺术的追求。这一比喻不仅增添了诗句的音乐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最后的“我欲将渠卜邻著”,承接前文,表达了他向往渔夫生活的愿望,渔舟、蓑笠的意象,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由而自然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谪仙下笔不曾休:谪仙在这里象征诗人自我期许,表明他写作的热情与坚持。
  2. 句似金盘柘弹流:将诗句比作金盘上流淌的音符,强调诗句的优美和流畅。
  3. 我欲将渠卜邻著:表达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4. 对披蓑笠刺渔舟:描绘出渔夫的形象,展现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金盘上的乐曲,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创作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谪仙:象征着被困的灵魂,渴望自由。
  • 金盘:美丽的艺术,象征着诗的流畅与优雅。
  • 蓑笠:渔民的打扮,象征简单、自然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谪仙”指代的是什么?

    • A. 被贬的神仙
    • B. 高官
    • C. 渔夫
    • D. 诗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蓑笠”是指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A
  2. 渔民的衣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隐逸生活的优美。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杨万里更注重情感的流露,陶渊明则更偏向于对自然的静谧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李氏敬聚堂 题蒋同知所藏马图前后凡五 题丹见庞居士图 题丹见庞居士图 题陈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渔矶二士 题渤海高夫人行实 岁暮传易终成长吟书送景山茂实 送陈真谷赴邢州幕 市桥月色 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难得糊涂 朗若列眉 陕甘宁 东谈西说 东逃西窜 臣字旁的字 断恶修善 柴城 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经济制度 汗牛充屋 进侵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