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6
秋池
白居易 〔唐代〕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秋天的池塘,流水荡漾,清风吹过,水面泛起霜光。我在水边悠闲地坐在一张绳床上。眼前的尘世杂念和心中的烦恼都已消散,这里不是秋天的池塘,而是修道的场所。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而闻名,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白居易在晚年时,隐居于长安附近,身处自然环境中,心境逐渐淡泊。他创作《秋池》时,正是他对生活的感悟与修行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秋池》是一首表现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诗。诗中展现了秋天的池塘景色,清风与水波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把自己置于一个闲适的环境中,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欣赏自然景色,更是在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解脱。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道教及佛教修行理念的认同。诗的最后一句“不是什么秋池,而是道场”,更是道出了诗人心灵的归宿,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通过自然的景象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强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词测试:
诗中“洗浪”指的是什么?
诗人坐在哪里?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秋池》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意象与孤独,白居易则侧重于闲适与内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