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无客回天意 其二

《无客回天意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39:39

诗句

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

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

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

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9

原文展示:

无客回天意 其二 邵雍 〔宋代〕 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 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 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 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厌恶死亡而喜爱生存,这是古今不变的常理。 人的心志可以创造和平,天下自然就没有战争。 连草木都能顺应自然生长,山川怎能不安宁? 为何没有人在田间击壤而歌,饮酒享受太平盛世?

注释:

  • 恶死而好生:厌恶死亡而喜爱生存。
  • 人心可生事:人的心志可以创造和平。
  • 草木尚咸若:草木尚且能顺应自然规律生长。
  • 胡为无击壤:为何没有人击壤而歌,击壤是一种古代的农耕活动,象征和平与丰收。
  • 饮酒乐升平:饮酒享受太平盛世。

诗词背景: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其诗多表达对和平与自然的向往。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一句,强调了人的心志在创造和平中的重要作用。而“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则进一步以自然界的和谐来反衬人类社会的不安。最后两句“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则是对理想状态的描绘,希望人们能像古代那样在田间击壤而歌,享受太平盛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对和平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首句“恶死而好生,古今之常情”直接点明了人类对生存的普遍渴望。
  • “人心可生事,天下自无兵”强调了人的心志在创造和平中的关键作用。
  • “草木尚咸若,山川岂不宁”通过自然界的和谐来反衬人类社会的不安。
  • “胡为无击壤,饮酒乐升平”则是对理想状态的描绘,希望人们能享受和平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动荡进行对比,强化了主题。
  • 象征:“击壤”象征和平与丰收,通过这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类心志在创造和平中作用的强调。

意象分析:

  • 草木:象征自然界的和谐与顺应。
  • 山川:象征大地的安宁与稳定。
  • 击壤:象征和平与丰收。

互动学习:

  1. 诗中“人心可生事”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人的心志可以创造和平 B. 人的心志可以制造战争 C. 人的心志可以改变自然 D. 人的心志可以改变社会 答案:A

  2. 诗中“击壤”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和平 C. 丰收 D. 劳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反映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邵雍《无客回天意 其二》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多地强调了人的心志在创造和平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萱花 题蓼花 送郑十学士戬通理越州 送则师归越 送人游杭 送穷 松二首 松二首 思归乐 首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转锈 须头 玉惨花愁 乱七八糟 跳钟馗 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好丑 糹字旁的字 磨砻浸灌 紫藤 支字旁的字 药石之言 指日可待 自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