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团儿 其三

《玉团儿 其三》

时间: 2025-05-06 19:32:27

诗句

客衣不耐吴棉薄。

雁声远、鹃声又恶。

柳拜楼心,花底帘额,寻梦无着。

饶他足茧丝偏缚。

醉醒半、随人惋愕。

孔漏虫天,年穷鹤语,愁款觥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7

原文展示:

玉团儿 其三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客衣不耐吴棉薄。
雁声远鹃声又恶。
柳拜楼心,花底帘额,
寻梦无着。
饶他足茧丝偏缚。
醉醒半随人惋愕。
孔漏虫天,年穷鹤语,
愁款觥酌。

白话文翻译:

这件客衣不耐穿,吴地的棉布太薄。
远处传来雁声和令人厌恶的杜鹃声。
柳树在楼心低头,花儿在帘额下摇曳,
寻梦却无处可去。
即便他有脚茧,也被丝线缠住。
醉醒之间,只能随人感到惋惜。
孔漏的虫音在天上,年已尽,鹤鸣声响,
愁苦地举杯相酌。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棉:指吴地(今江苏一带)出产的棉布,质地轻薄。
  • 雁声:指大雁的叫声,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鹃声:指杜鹃鸟的鸣叫,常与离别、愁苦相联系。
  • 柳拜:柳枝低垂的样子,常用来表达柔美、忧愁的意象。
  • 孔漏虫:形容虫鸣的声音透过孔隙传出,暗示孤独感。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作悲伤的象征,因其“杜鹃啼血”的传说。
  • 鹤语:鹤作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其鸣叫声常常与岁月流逝和人生感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活在中国的清朝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纠葛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忧伤氛围。

诗歌鉴赏:

《玉团儿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绪的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一句“客衣不耐吴棉薄”,直接点明了身处他乡的孤独感,吴地的棉布虽轻薄,却让人倍感寒冷,隐含着对温暖的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远处的雁声和杜鹃声,象征着远离故土的愁苦与失落。柳树和花的描写则传达出一种柔美而又脆弱的气质,与诗人的内心状态形成呼应。

“寻梦无着”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梦境的追求,却又无法触及的无奈。饶他“足茧丝偏缚”,即使有经历的痛苦也难以挣脱束缚,表现出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随后,诗人用“醉醒半随人惋愕”展现了人在酒醉与清醒之间的迷茫与失落,似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无奈与惋惜。

最后两句“孔漏虫天,年穷鹤语,愁款觥酌”,将时间的流逝与人际的疏离感结合,虫鸣声和鹤语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愁苦的情绪通过“款觥酌”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衣不耐吴棉薄:客居他乡,衣物轻薄难以抵御寒冷,暗示孤独与无助。
  2. 雁声远鹃声又恶:远处雁鸣和杜鹃的叫声令人厌恶,象征思乡之情和烦恼。
  3. 柳拜楼心,花底帘额:柳树在楼前低拜,花儿在帘底摇曳,意象柔美却又带有凄凉。
  4. 寻梦无着:追寻梦境却无处可去,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5. 饶他足茧丝偏缚:即使经历了艰辛,也无法解脱,表现出困境的深重。
  6. 醉醒半随人惋愕:酒醉与清醒之间的迷惘与惋惜,感叹生活的无常。
  7. 孔漏虫天,年穷鹤语:虫鸣透过孔隙传出,象征孤独,鹤鸣则暗示岁月的流逝。
  8. 愁款觥酌:愁苦地举杯相酌,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雁声”“鹤语”等意象,象征思乡和时间流逝。
  • 拟人:将柳、花等自然物赋予人类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无奈与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衣:象征孤独与他乡的感受。
  • 雁声、鹃声:代表思乡之情与内心的烦恼。
  • 柳、花:传达出柔美与哀愁。
  • 孔漏虫:虫鸣声象征孤独与纷扰。
  • 觥酌:酒杯相酌,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心灵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棉”指的是: A. 一种厚棉布
    B. 一种轻薄的棉布
    C. 一种丝绸

  2. 诗人用“雁声”和“鹃声”来表达: A. 快乐的情绪
    B. 思乡的愁苦
    C. 对自然的热爱

  3. “寻梦无着”意味着: A. 梦想一定能实现
    B. 追寻梦想却无处可去
    C. 梦想已经实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国家的忧虑。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描绘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周岸登的《玉团儿 其三》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无奈与困扰,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故乡的眷恋和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基础与写作》

相关查询

自军庄寻滴水岩下作 石鼓歌 杨岐山 金陵怀古 入塞曲 旧将 浣溪沙(雨中荷花)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字头的字 艸字旁的字 匠心独具 克字旁的字 耆儒硕望 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夹辅 土牛木马 天昏地暗 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孤辔 髟字旁的字 熏禅 棱侧 爱民如子 辵字旁的字 甘馨之费 包含弊的成语 包含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