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08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作者:刘长卿 〔唐代〕
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
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
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
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我亲自奔赴前线,过去的事物全凭命运的浮沉。如今已是末路,乘船离开三江,心中却仍怀着百战的豪情。春风吹绿了吴地的园林,古木掩映着深邃的剡山。千里广阔的沧波上,那孤舟已然难以寻觅。
刘长卿(约709年-785年),字君贞,号宗端,唐代诗人,世称“刘宗端”。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诗。
这首诗作于唐代,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战争和政治动荡有关。刘长卿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这首《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通过描绘送别之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头两句直接点出时局的危急与个人的牺牲,显示出一种英雄气概和对命运的无奈。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春风与古木的意象,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仿佛在对比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最后一句“孤舟不可寻”则传达出深深的孤独和无助,似乎在暗示无论多么壮丽的景象,内心的苦痛仍旧无法消解。
整首诗的情感在起伏中展现出对人生、友情和国家的深入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所遭遇的无奈与孤独。诗人在送别的过程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时危身赴敌”的意思是:
A. 战争已结束
B. 国家危急,需要人赴敌
C. 身体出现问题
“孤舟不可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自在
B. 孤独无助
C. 友情深厚
诗中提到的“春风吴苑绿”主要描绘的是:
A. 秋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
李白的《送友人》与刘长卿的《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都以送别为主题,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聚焦于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伤感,而刘长卿则在送别中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