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0:07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这首诗表达了对词的感慨,认为词的兴盛是因为它能借助比兴的手法。欢娱的作品往往不如忧患的作品感人。冬郎(指屈原)一生极为憔悴,似乎和三闾(即屈原的故乡)一起醉酒。美人和香草令人怜惜春天的逝去,凤蜡和红巾则承载着无限的泪水。芒鞋代表着我心中的忧愁,只有杜陵的诗能够理解。古人对人情的理解已经失落,难怪世俗之人轻视填词。词的源远流长,比起诗的律法更为接近,拟古的乐府更是加以润色。如今三百篇的诗句,已然换头并且转韵。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诗人,出身于满洲贵族,他的诗词以感情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词的流行时期,诗人对当时词的现状以及自己与词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词的热爱与忧虑。
纳兰性德的《填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词的认识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欢娱与忧患,揭示了词的不同情感表达。诗人借助屈原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人情感的共鸣和对当下词风的无奈。在描述美人、香草和凤蜡红巾时,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悲伤交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的“芒鞋心事杜陵知”,不仅仅是对杜甫的怀念,也是对古诗词的尊重。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邃,展现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古诗词的反思与评价,表达了对词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当下文化状况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冬郎”是指哪位古人?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反映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